1、深圳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墓础条件
深圳既是内地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同时也是港澳走向内地的桥梁,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良好区位条件。同时深圳目前基本具备了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各种基础条件,包括基本形成的四通八达的货物集散运输网络,正在完善各大型运输结点的物流服务功能,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有利条件,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口岸城市特点,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2、深圳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体制环境
经过十八年体制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深圳旧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这就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条件。
3、深圳基本具备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商业环境
深圳市商贸企业配送中心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现有数万平方米的商贸企业配送场地,配送的商品品种数千种。同时以加快商品流通和扩大规模为核心,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配送中心也正在计划建设之中。因此,利用深圳现有的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深圳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九沿线地区和广阔内地提供面向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向物流服务。
4、深圳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具备了由生产服务型域市向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转型的条件
深圳传统加工工业已经完成了起动深圳地方国民经济的历史任务,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房地产业、商贸服务、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生产服务型城市。随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以高附加价值产业的快速增长为标志,深圳经济已经进人了经济功能转型的转折点。从深圳经济转型的外部环境看,随着内地经济开放度不断加大和国际贸易业务不断增加,需要深圳为内地进人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向内地输入国外的先进产品,这为深圳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深圳具有成长为华南地区重要句流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着种种挑战,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这就使得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又十分紧迫。
1、物流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与经济腹地的经济联系减弱
深圳物流量增长明显低于经济总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从物流产业主要指标分析,深圳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居于劣势,物流专业化运输程度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从近年来过境运量下降、平均运距减少的现状来看,深圳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由深圳到香港、以及香港经由深圳到珠江三角洲的中转运量在深圳全社会运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深圳市与经济腹地的关系趋于弱化。
2、物流体制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中心域市的要求
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目前虽然传统的三级批发和零售的固定流通模式被打破,流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但是包括深圳在内的国内大中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物流产业。主要表现为:物流组织和方法以及手段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生产与流通、消费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权限分散在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形不成有效的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造成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产业规模不经济和资源浪费;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竞争力薄弱。
3、深圳物流业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与竞争
从华南地区来看,深圳位于国际性贸易中心和购物天堂的香港及华南地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城市广州之间,而且在深圳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集中了13个城市,在商业服务的半径和争夺顾客群方面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从全国范围分析,深圳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面临来自上海等大城市的竞争。近年来上海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含量、产品附加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已经初步形成顺畅、快速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业,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虽然我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绝不是一个城市就能完成的,但上海的快速发展的确对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设步伐不但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五、深圳建设物流中心的政策与措施
深圳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全市二次创业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设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物流产业国土布局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鉴于物流产业与设施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和投资规模大等特点,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与措施,以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l、明确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
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与布局应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各单位不得擅自自行进行,应依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