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装在基土上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5) 现浇砼梁、板时,当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见设计图纸。 (6) 模板的拆除:当砼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可拆除侧模,但底模应达设计强度的75%后才可拆除。 (7) 底层模板支架的承载能力除能承受本层有承受的重量外,也要能承受上层结构的一切重量。 3) 钢筋工程: (1) 钢筋材料按国家现行规范进行双向控制,一是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二是现场抽样作物理试验。 (2) 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应进行检验,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3) 钢筋原则上不代换,但需要时,应先通知监理工程师。代换时应符合规定。 (4)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渍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5)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冷拉率I级不宜大于4%,II、III级不宜大于1%。 (6) 钢筋的弯曲应符合设计规定。 (7) 钢筋的焊接:钢筋直径大于22宜采用焊接,沧北综合楼22以上的钢筋较多,建议采用焊接,可节省钢筋用量。 (8) 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优先采用焊接。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9) 钢筋的绑扎: ①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② 板、墙的钢筋网,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③ 梁、柱的箍筋沿受力筋方向,弯钩应错开; ④ 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度,对圆形柱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于模板切平面垂直;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I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⑤ 直径不大于12mm受压I级钢筋末端,及轴心变压的任意钢筋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⑥ 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⑦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⑧ 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温度不宜低于-20度,冬天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度,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⑨ 钢筋绑扎完毕,先由班组自检,再由项目工程师、质检员核验,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筋。签署隐蔽验收记录,然后浇砼。 ⑩ 钢筋绑扎同时,水电专业负责人及时进行预埋预留穿差。工程师验筋时,水电专业进行复核。 ⑪ 4)砼工程: ⑫ (1)砼搅拌采用现场搅拌,采用一台400L砼搅拌机。 ⑬ (2)砼水平运输以手推车为主,道路广场施工时,配备4辆机动翻斗车。垂直运输采用吊车运输。高空水平运输,在浇砼底模上设马登脚手板跑道,用手推车运输。 ⑭ (3)砼的配合比应严格控制。水泥、砂子、石子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尽量不用超过三个月的。如超过三个月必须进行检验,且要合格后使用。石子粒径在浇板时不得超过板厚的1/2,即25mm。一般为24mm。浇梁时不超过50mm,一般用40mm,骨粒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砂子采用中砂,且必须过筛。 (4)拌制砼采用干净水,当采用其它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5) 砼在拌制时,每盘原料必须用电子计量设备称量,各种原料允许偏差为:水泥为±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衡量器应定期校验,保持准确。骨料的含水量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 (6)砼浇拌的时间在坍落度>30mm时,应不少于90秒。 砼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折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从卸出至浇筑完毕不能超过2个小时。对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性水泥拌制的砼,其延续时间应按试验确定。 (7)砼浇筑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8)在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的与砼内砂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米时,应采用串筒、溜筒或振动溜管使砼下落。砼浇筑层厚度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9)在浇筑柱和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个小时,再继续浇筑。 (10)施工缝隙的留置:A、柱留在基础顶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B、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C、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的位置;D、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