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解决的,而各地方的行政领导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我们是低价中标,支付周期长,中了标的公司没有什么流动资金,三材来源困难,也不全是公开自由出售,这些都有赖于行政领导来解决。为此,我们才在原有组织机构之外,加上一个指挥部,吸收地方行政领导参加,它不会改变FIDIC监理体制职权,决不干涉监理工程师行使质量、支付等的认可权与否决权。
根据以上所说,FIDIC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政府不能参与合同管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不能有直接联系。因此按FIDIC国际惯例,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不能有所谓“隶属”或“血缘”关系,但是京津塘三方,都是在各省市交通主管部门领导下的公路单位抽调出来的,外国监理工程部在施工开始不久,曾向世行报告:“这里的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三方都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业主是家长”。我们针对这一个问题,举行一次FIDIC条款的再学习,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绝对按条款办事。三方都要胸怀工程全局,为完成这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具体来说,对业主的要求是多协调,少干预,多服务,少指挥。对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是严格大胆按照合同条款、施工规范、监理程序办事。但在我国目前的建设管理体制下,还要维护业主的威信,争取业主对监理工作理解和帮助。对承包商的要求,则是完全按照合同条款,执行施工规范,保质、保量、保工期、保投资全面完成任务,使监理工程师满意。但监理工程师也应把严格监理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对严重不合格的工程推倒重来,但对可以补救的工程,则要主动帮助承包商想办法,克服困难加以改正。
在三方面对FIDIC认识进一步提高后,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三方面的关系一天比一天理顺,工作也一天比一天规范,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保证了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结果也就保证了京津塘高速公路这个项目的胜利完成。
六、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控制与先进技术,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施工的质量控制是监理工程师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以合同条款、施工规范、设计图纸为根据,检查和保证承包商的一切工程和操作都符合合同的规定要求。监理人员常常不注意操作工艺,操作工艺是以合格的手工进行工作的能力与技巧,在完成工程的各项操作、所用材料以及设备这三个方面后,都应满足合同上所要求的质量和功能,对合同上没有规定的,则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及按良好的国际土木工程惯例办理。
京津塘高速公路施工中采用的先进技术主要有几个方面,简述如下:
1、平面线形设计合理
自十八里店立交桥中心K0+000到河北省交界老风河长35公里路段中,基本上由10个曲线组成。一个正曲线接一个反曲线,行车流畅,视野开阔。
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线两端,用联络线连接市区,正线在市外,减少行车事故与噪音干扰。
2、桥面毛勒缝
桥面接缝不好是高速公路跳车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桥梁接缝,因锚筋与钢板之间焊接不牢,强度不一致,使接缝钢板脱落,发生跳车渗水等病害。京津塘高速公路工程在全国首先采用了德国进口的毛勒缝装置,效果较好,基本上解决了桥梁接缝病害这个老大难问题。
毛勒缝的主要结构,是在预留槽内安装纵向平行排列的梁(简称间梁),并垂直于行车道的中心线。间梁系用刚性固结在横向支承梁(简称横梁)上,横梁两端安放在预留槽两边凹进去的钢室(简称控制箱)的活动支座上,其下为弹性垫块。横梁位移就在控制箱内进行。间梁之间的横向缝隙内,牢牢地装进不透水的弹性密封氯丁橡胶条,不管是直角歪扭或曲线变形,都能承担,它能伸能缩,不会破裂,工作范围为60毫米,保证不透水。在汽车横过接逢时,振动轻微,平稳地通过时,无颠簸现象。
3、路面质量
京津塘高速公路路面质量相当好,通车10年,没有明显的裂缝、松散、变形等病害,其主要原因是用料考究,结构合理。它采用了玄武岩、海砂和进口沥青。5厘米厚的磨耗层采用SMA结构,矿料级配为间断级配,为了使空隙减小,使用较多的矿粉和沥青,且掺入矿物纤维,不仅使其坚固耐久,且有较好的抗滑能力及降噪效果。基层用了20厘米厚的水泥稳定砂砾(水泥量4~6%),其成形快、强度高、不会衰减。
4、软基处理
京津塘高速公路从永定新河至塘河北路中有383公里为软土地基,地表坑洼,苇塘密布,渠道纵横,土的含水量高且含盐,孔隙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小,承载力低,抗剪能力差。这些特殊地质条件,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上采用了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包括了预压路堤砂垫层、塑料排水板加预压路堤、挤实砂桩、反压护道加预压路堤、塑料排水板、土工布反压护道加预压路堤。由于软土地基处理在国内刚开始,没有规范可循,国外资料也少,不系统,且各地软土的成因、性质、厚度也不相同,因此京津塘高速公路于路基正式施工前先修建各种上述类型共长380米的试验路。修成后从1987年初到1991年5月,进行长达4年多的沉降观测,证明了双曲线能比较好地反映本路段软基的沉降规律,以预压路堤砂垫层的效果较好。即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