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相关地方政府、部门更应该 扪心自问:是否为之创造了一个遵从的氛围?试问,如 果没有一个遵从伦理的氛围,遵从者总是吃亏,违背者 却获得丰厚利润,到头来还有谁会遵从所谓的“伦理道 德”呢? 2 加强对伦理道德建设的治理 2.1 伦理道德建设的内部治理 增强经营者伦理道德建设意识,维护利益相关者 的权益。企业伦理道德的进步体现在企业对社会责任 意识的增强,企业道德需要企业去“创造”。要使企业 成为有伦理道德的企业,必须让他们明了伦理道德的 内涵:企业伦理道德标准的提高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 种生存方式,更是潜在的市场门槛。伦理道德建设问 题,将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决定国际竞争力的 高低。道德风险是一种“软风险”,企业需要提高风险 管理水平,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掌 握风险治理技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还必须以 合乎道德的行为来回报社会。企业赚取利润应重视以 人为本,生产过程人性化,确保产品符合道德要求。总 之,企业不仅仅要对股东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消费者 负责. 2.2 伦理道德建设的外部治理 行政监管和法律机制的约束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使企业伦理道德风险行为的 成本远远高于其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因而加大对企业 败德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对防范企业伦理道德风险具 有重大意义。此外,伦理道德建设更有待于社会公正监 督,而非仅仅是行政监督。在企业败德行为的披露中,大 众媒体以及有良知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扮演了“公正监督 人”的角色。大众媒体也被认为是企业伦理道德风险 受害者所能采用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途径。这类非 正式的监督群体,形成更具操作性的舆论和信息开放 途径,有助于建立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严格的 行政监管、诚实公正的新闻媒体、具有良知的学者构筑 了权力、舆论、知识相结合的道德风险屏障. 〔参考文献〕 [1] 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王文 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 [2] 罗宾斯.管理学[M].黄卫伟,译.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6. [3] 王海明.关于道德终极标准具体运用的几个问题 [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4):17-20.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哲学史通览[M].上 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4:72. [5] [宋]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 社,2000:38.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