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武术所蕴含的文化要素中,武德应该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也是武术的精神象征。武德作为社会公德的一部分,它的理想的最高境界,并不只是针对习武之人而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武德可以感化人的良知,可以营造良好的体育道德氛围,可以净化竞技市场,可以使运动员远离兴奋剂从而保持健康而强壮的体魄。在这种意义上说,构建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当代武德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中华武术是地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烙有深刻而清晰的华夏文化印记,一旦武术迈入奥林匹克的殿堂,必将迅速地被各个国家和民族接受,成为全世界流行的运动项目。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的当代武德必然会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三)竞技武术的发展更不能离开当代武德 近几年,随着世界体育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民族体育都想得到全世界人们的充分认同。体育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以及体育最基本的健身功能在未来世界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使民族体育也能进行南南交流与南北对话,世界体育对人类的贡献就超过了体育本身蕴含的价值了。所以为使武术得到全面的发展,近几年中国竞技武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大有成为中国武术代表的可能。竞技武术在新编长拳的套路下,充分体现了“高”、“飘”、“旋”的高难动作,也包含了更高的竞技价值,虽然竞技武术在一些方面打开了与世界体育交流之门,但是竞技武术在发展中无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没有体现具有东方文化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体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21世纪的最高命题,其根本意义在于真正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正在逐步摆脱长期以来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工具”的局限性。体育作为工具的价值取向不断弱化,人本价值取向逐渐强化,以人为本将成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核心。而人文奥运将会是奥运发展的主题,同时人文奥运将会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培养,更加注重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身心兼备、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竞技武术的同时应加强文化素养的教育,使运动员与社会和谐发展是竞技武术发展所要追求的境界。由于人文奥运将会更加体现教育的价值,中国竞技武术的发展在追求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的价值。而竞技武术中最能体现教育价值的莫过于当代武德的教育,所以在竞技武术与世界体育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中华武术精华的武德。 三、结语 武德作为中华武术的精华,是中国传统美德(下转第55页)(上接第17页)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构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代武德,不但对于武术的未来发展,对于中华武术走向世界、迈入奥林匹克殿堂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广大都有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以传统美德为基础,构建适合于时代发展要求的当代武德。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吉.略论社会主义体育道德[J].体育文史. [3]苏智良.当代人类社会问题[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斌.孔子体育思想的现代阐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3. [5]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和创新[J].中国哲学,2002,(3). [6]易剑东.中国体育经济史[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7]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肖虎平(1973—),男,兰州市第三中学教师。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