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全球化的伦理观照      ★★★ 【字体: 】  
全球化的伦理观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4:08:42   点击数:[]    

是使成本降到最低水平,使利润增加到最大限度。」10    在「全球化」中,政治、尤其是民族国家的政治的地位的动摇引人注目。这其实也是现代性逻辑的延续。如果说现代性的重要特点是「经济」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超出政治、宗教等高踞首位,那麽全球化把这一特徵推到其逻辑的终点。如今金融市场和跨国公司对於社会的影响——有形的与无形的——远远超出政治。国家或政治实体有时也聚集力量与金融力量搏击,惊心动魄;有胜利的(如香港政府对抗对撞基金),也有失败的(如金融风暴中的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但是即使是胜利的国家,也必须继续在对手(市场)的游戏规则中游戏,不敢推翻或修改规则本身。民族国家由於对於金融市场和跨国公司不具有管辖权,便失去了对於影响人类生活一大部分领域的权力。所以,民族国家的「萎缩」或世界史舞台的「主体」的置换(由民族国家换成金融市场及跨国公司),似乎是当代政治的趋向。当然,相反的趋向也存在:民族主义的复兴如火如荼,而这部分地是由於对於全球化的反弹。主张各种地方性势力对峙而非全球化是未来世界格局的亨廷顿就指出:正是接近与共存会带来自我认同的强烈需要。11    讲到亨廷顿就必然要讲到全球化的第叁种涵义了:文化的全球化——及其抵制。资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等)不仅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可能,而且最直观地是使人看到文化全球化的汹涌而来。文化全球化在今天受到的批评也最为感性化:西方文化——更明确地说:美国文化——正在席卷全球。原因很多。比如西方的政治经济上的强势使大多数人不免势利趋附;再比如它的标准化、方便舒适等吸引人(「麦当劳文化」、美式别墅、汽车等等)。与这样的文化一体化并行的是对它的抵制,如「後殖民主义批评」,「文化多元主义」等等,还有亨廷顿所观察和强调的更为好战的文化原教旨主义复兴。中国同情「新左」倾向的知识份子对於全球化的这一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批评。12不少人认为这涉及到全球化的核心问题即认同问题:民族国家及其文化传统的消亡与同质化世界的出现。西方国家不费一兵一弹,已经通过其根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行为、思考方式的被争相移植而占领或控制了世界各国。 二    在描述了全球化的基本特徵之後,我们可以考察全球化对於人类道德前景的可能影响。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讨论的「道德」主要不是指个人道德,而是制度道德。让我们先考察负面的影响。负面的影响在西方的全球化讨论中占据很大的地位,也许知识份子的自我定位就是忧患意识;也许在现实中,全球化对於西方长期既得利益格局的冲击已经先於落後国家而表现得十分充分。    对全球化的不满最显着的可能来自维系了几十年的西方「福利国家」的动摇。由於现在竞争是全球性的了,企业可以轻易地以必须与毫无福利意识的东方发展中国家比拼成本节省为理由,削减工资等福利。更有甚者,跨国公司可以把厂办到劳动力价格低廉、没有强大工会力量的国家,从而使得国内就业机会锐减。劳动岗位以愈来愈大的规模转移出去。大规模失业成为近几十年西方的重要问题。13「充分就业」曾经是凯因斯主义的承诺。这是资本主义的道德合法性的重要依据。西方近代史中,随着现代性市场经济的出现,同时出现了欧洲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能够严守边界,从而可以在国内实行很高的分配正义或福利保障。正如Walzer所说的,最大的好是共同体成员资格的好。14如今,民族国家的边界被击穿,不同国家的人可以「享受」同样的跨国公司的工作,这造成原先资本主义国家的伦理合法性危机陡然突出。新自由主义并不关心充分就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不得不减少。全球化正是按照自由主义的路子走, 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控制能力的丧失使得天平愈来愈倾向於强者。15所以,发达国家——的许多下岗劳动人民——反对全球化,反对移民抢夺饭碗。16发达国家的人们心怀不安地想:「第叁世界的劳动大军真的要侵吞第一世界的财富吗?福利水平突然受到挑战,所有居民阶层都受到生活水平下降的威胁。社会福利国家,这是福利社会的重大成果,现在变成了单纯的成本因素。」17    然而穷国人民对此种反应不能理解,而且感到愤怒。在他们看来,全球化意味着的是穷国的就业机会的锐减。由於贸易保护主义被压制,国外先进产品涌入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被纷纷打垮,大量人员失业。全球化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叁角」(美国-西欧-日本)拥有大多数财富和权力,穷国则进一步被甩出跑道;一步落後,步步落後。18贫富两极分化由国内格局进入到全球格局。据统计,「在1986至1991年期间的世界资本流动中只有不到3的比例流入贫穷国家。在工业和金融投资领域以及在国际银行贷款方面,多数不发达国家被逐渐排挤出局的形式尤为明显。自1982年以来,粗暴地停止了国际银行向贫穷国家发放贷款。」19这符合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市场理性逻辑,只不过全球化了。   经济收入的遭受打击并不仅仅影响到经济,它也会影响到其他领域,比如政治。西方现代性经济的道德合法性论证之一,就是市场经济创造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是民主政治的中坚力量。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社会伦理演进中的元道德问题

  • 下一篇文章:文明的道德底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全球化的伦理观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全球化的伦理观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基于底线伦理的的道德判别研究...
  • ››关于“美德储蓄”活动的价值和问题...
  • ››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
  • ››李学林:毛泽东荣辱观与新中国道德...
  • ››和谐关系:毛泽东德育的内涵解析
  •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深入访谈的运用与...
  • ››从汶川地震反思中外人生观
  •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人文思考
  •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
  • ››三鹿事件的伦理反思与治理
  • ››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 ››全球化的伦理观照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