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字体: 】  
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12:11   点击数:[]    

式,其共同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要求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户按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按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这些经营方式突破了所有制界限,将国营、集体、个体经营联合起来;突破了行政区域界限,将县内外、省内外以至国内外企业衔接起来;突破行业隶属关系界限,将农、工、贸诸行业连结起来,从而使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步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这既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也是增强农户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它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稳定了农业生产和市场供求的波动,引导中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迈进。二是随着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家庭部分成员将脱离家庭生产劳动,成为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工薪劳动者,家庭的生产功能也将相应削弱。当然,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生产联合化还没有占主导地位,农业劳动力真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数量并不大。但是,在一部分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联合化已不是个别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将会由弱变强,日渐明显。笔者预测在21世纪的中国农村,将会有一个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高潮,这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唐忠等著:《农业经济》,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李京文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95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小农经济下的公共产品供给

  • 下一篇文章: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村落共同体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中国农村的创新与发展 ---浅析中...
  •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
  •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 ››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
  • ››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及其解体 (The ...
  • ››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 ››中国农村 出路何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