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      ★★★ 【字体: 】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11:39   点击数:[]    

页))。然而,此禁一开,各省农户为追逐丰厚利润,纷纷弃谷改种罂粟,致使“各处膏腴皆种烟叶”,占用大面积的“生谷之土”。与此同时,由于土烟价廉,鸦片吸食者日多,曾国荃曾忧心忡忡地谈到这一态势:“以前力耕之农夫,决无吸食洋烟之事。今则业已种之,因而吸之,家家效尤,乡村反多于城市。昔之上农夫,浸假变而为惰农矣;又浸假而为乞丐,为盗贼矣。”(注:《曾文襄公奏议》卷8, 《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为了挽回这一局面,清政府于1906年颁布禁种罂粟的谕令,以此作为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
  然而,禁种罂粟固然有利于恢复社会生产力与改易社会风气,但对罂粟栽种者来说,却是无法承担之损失。如果他们“易烟而谷,其利入不十之一,既不足以赡其身家,且农具牛种早已荡然”(注: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57页。)。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各地栽种罂粟的农户纷纷起而抵制禁烟令。如“四川湄州禁烟严迫,乡民群起反对,竟将局署围攻打毁,地方匪徒,乘机起乱”(注:《东方杂志》,1910年7月,第7期,《中国时事汇录》。)。“河南汝州陕州一带,为汴中产土之地,去夏因委员禁拔烟苗,大滋乡民之怒,当时委员敷衍了事,仅将道旁各处烟苗拔去销差,不意今年该处所种较去年又多数倍,地方官虽出示禁止,而该乡民以性命相拼,致死不拔,上月杪,省台委人前往禁止烟馆,拔去烟苗,委员甫到该处,即为乡民所知,聚众违抗”。山西文水县武树福、弓九湖二人,以要求种烟为名,广布传单,敛钱聚众,甚至订立合同稿据,入约者达二十一社之多(注:《东方杂志》,1910年4月,第5期,《中国大事记》。)。此外,陕西凤翔府、陕西眉县等地的县令下乡禁烟,也同样受到农民的围攻和殴打。而在云南,“罂粟种植者立即投向叛民,当革命运动正在展开时,重新种植罂粟”(注:高第:《论辛亥革命的意义》,转引自《外国资产阶级怎样看待中国历史的》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2月版,第253页。)。在这里, 乡民“以性命相拼”甚至不惜加入反叛队伍以反抗的不是清政府的阶级压迫和经济盘剥,而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禁种罂粟,由此体现的是农民狭隘的眼界与狭隘的利益。
    2.反户口调查。
  户口调查是清政府筹备立宪的一项工作。光绪三十四年颁布的《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中规划:1908年颁布调查户口章程;1909年调查人户总数;1911年调查各省人口总数;1912年颁布户籍法;1913年实行户籍法。《东方杂志》撰文指出新政期间户口调查对于现代国家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清查户口所以为今日必办之要政者,不仅为教育或禁烟计也,其最大之关系,在使他人编订宪法,组织议会,颁布自治制度之际,预核全国人民,厘定选举区,划分自治制,具权利者几何人,应负担义务者几何人,服役兵事者因是而定,征收国税、地方税因是而剂其平。”(注:《东方杂志》,1910年4月,第4期,《内务》。)
  但是,农民却对户口调查怀有一种强烈的恐惧猜疑心理,在他们之间,关于户口调查的种种流言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或曰将以抽丁当兵,或曰将以按人勒税”(注:《东方杂志》,1910年7月,第8期,《记事》。)。有些传言甚至称:调查册为修建铁路所用,或填枕木,或顶桥梁,因为:“修筑铁路,必须多数人灵魂镇压,铁轨始得安稳。”(注:《东方杂志》,1910年7月,第8期,《记事》。)户口调查因而在乡间受到极大的抵制。如“雩都县调查户口,乡愚大为反对,又被会匪从中煽惑,致滋事抢劫。”(注:《东方杂志》,1909年10月,第10期,《记事》。)南昌县属潭沙、香溪等处,调查员赴境调查,乡民纠众滋事,将某米店抢劫一空。安义县余姓、龚姓二位绅士因参加调查户口而被乡民袭击,余姓乡绅被用绳系颈,几被勒毙;龚姓乡绅始被逐入深山,后又被擒回挖去双目(注:《东方杂志》,1910年7月,第8期,《记事》。)。如皋顾家埭“因学董顾西安兼任调查事务,不知因何详询各丁口之年月时日,乡民谓大吏告示,只查年岁,因是妄生疑虑,适某户疫死三人,登时谣诼蜂起,谓学堂将人八字卖与洋人,群谋毁学”(注:《东方杂志》,1910年8月,第8期,《中国大事记》。)。“南昌县属距城六十里早田乡,有涂姓大族,因见调查员赴乡查户口,乡民妄布谣言,谓将人名写入表册,其人七日之内必致死亡。于是鸣锣聚众哄拥调查员家,将一切什物打毁一空,并要求具结保卫全村人民无恙,否则即将该员活埋”(注:《东方杂志》,1910年7月,第8期,《记事》。)。
  在反抗户口调查的骚动中,农民处于一种紧张激动的情绪之中,十分容易为人挑动。“新安县调查户口,共分五区,西乡固戍上川等村,均属第二区,有生员郑文贯者,西乡人也,与调查员郑善钧挟有讼嫌,遂捏造谣言,谓该绅等系缴饷承充此事,伪造门牌之后,必抽收户口人丁税,煽动妇女,群起抗阻”(注:《东方杂志》,1910年8月,第8期,《中国时事汇录》。)。浙江兴县调查户口,巫师散布谣言,谓“查去之户口,系卖与洋人作海塘打桩之用,若不从速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近代中国乡村“半工业化”的兴衰——以华北乡村手工织布业为例

  • 下一篇文章:农业剩余: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对晚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