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食货志》开始,中国历代正史中多有"食货志",是记述经济发展历史的专志,形成首尾相续的系列。中国古代政书《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及其后续著作共10本)中也有"食货门",形成另一首尾相续的经济史记述系列。 [3] 该4部著作文革后的80年代初才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4] 万国鼎著,农业出版社1980年出版。 [5] 初稿完成于文革前,文革后修改补充出版。 [6] 缪启愉著,农业出版社1981年出版。 [7] 两书均为石声汉选译,中英文对照,书名分别为"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book CHI MIN YAO SHU AN AGRICULTURAL ENCYCROPAEDIA OF THE 6th CENTURY"(107页)和"on FAN SHENCHIH SHU AN AGRICULTURISTIC BOOK OF CHINA WRITTEN IN THE FIRST CENTRY B.C. "(68页),科学出版社1958、1959年出版。 [8] 该书稿成于"文革"之前,原名为《〈齐民要术〉的农业科学知识》,人民出版社已印出了校样,因"文革"开始而搁置。"文革"中"评法批儒"时,人民日报革委会派人到作者所在单位浙江农业大学革委会,指出此书内容很好,但全属农业科技,要求把贾思勰作为法家代表人物加以发挥,并用"浙江农业大学理论学习小组"的名义发表。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违心地凑上了一些贾思勰是法家的思想内容。后来,作者曾自占一绝自省云:"思勰原本是农家,为评儒法披法娑;穿靴带帽费笔墨,始信不学水平差。"这是在那个荒唐的年代正常的科学研究被扭曲的一例。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