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研究》中有清楚深刻的简述:“鲁迅小说创作艺术表达上是:古今中外,为我所用,打破旧套,力求创新,写真实,糅真情,着力于人物性格的刻划,强调神似,以形写真,鲁迅先生指出“形神具似”的前提是:“神似”揭示任务内心世界的奥秘,显示出灵魂的深处,是形似的归宿。是艺术情感与知觉的联系,但他在人物创造中绝不忽视“形似”的重要性,甚至连人物所戴的帽子,着的衣衫都有严格、准确的要求,丝毫不能走样。鲁迅关于“形神”关系的论述与具象绘画何等相似。这对于具象绘画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当代画家罗中立创作的《我的父亲》之所以选入大中院校的艺术欣赏教科书,在于他是构思巧妙、内容丰富、细针密线、刻画精微、以形传神、形神完美的统一。 具象、写实的形神刻画与诗词、书法、中国画的写意泼墨、西画中的现代绘画形神问题是有所区别的。《淮南子》主张“以神制形”、“神贯于形”这一主张正与齐白石大师的“画贵似与不似之间”及唐代王维“见与儿童邻”的论点相契合。当代青年散文作家罗伟章《开山人之歌》篇目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条路从人群中分裂、孤独的钻入一片古老的大山;风和太阳伸出野性的舌头,把他舔得蛮荒无比。是你牵着这条路走来的”。作者把路内化成人,然后也把风和太阳内化成人之后,路还原为路的本质属性。以写意来代替写实,略去路、风、太阳、还原为梦境,移情于事,神思飞动,其感情的对应物是路、风、太阳,把对象主观化、拟人化、神秘化,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激情给客观事物以生命。可以说视儿不见,听儿不闻,象外有象,极不具体,恰是宇宙之隐迹立形。在这里不仅仅是感官的需要得到满足,还从精神上得到释放,视野上得到扩大,心灵中获取了勇气和力量。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恩施445000) 【参考文献】 [1]范韧庵,李志贤.书法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 [2]张永谦.哲学知识全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778论文在线www.qiqi8.com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