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独特动作。于是,想像力指的是这种秘密的但又是明显的,使理念在用手的语言来表现时变成自然的运动机能。它存在于受过训练而又能够获得幸福的躯体中”[11](P70)。如果脱离了身体的内部和外部活动过程和对这种动作的切身体验,人类的艺术和审美活动就无法进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中国艺术领悟颇深的宗白华先生说:舞蹈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12](P78)从而创造出飞舞生动的气韵。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这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昭示:人类的其他艺术形式不仅是从舞蹈中诞生,而且无论这些艺术如何发展,都未能全然脱离自己的母体。所有种类的艺术的躯体中将永远流淌着舞蹈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约翰·马丁.生命的律动——舞蹈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4]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9]欧建平.默斯·堪宁汉的舞蹈思想及编舞方法[J].文艺研究,1986,(6). [10]邓肯论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11]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