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人的发展论”与当代文艺思潮      ★★★ 【字体: 】  
“人的发展论”与当代文艺思潮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1:54   点击数:[]    

》和《浮躁》说明,人的异化阻碍改革,而具有人性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人才能推动改革的发展。    4.从忏悔文学看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的影响 
   巴金的《随想录》是忏悔文艺的杰作。他是“文革”的直接受害者,他有什么可忏悔的呢?但是他严于律己,念念不忘偿还自己应当“偿还的大小债务”。他之所以忏悔的主导思想之一就是人性和人道主义。诗人雷抒雁讴歌了跟“四人帮”英勇斗争、壮烈牺牲的张志新,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作《小草在歌唱》。从人性和人道主义出发,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愤懑和内疚,饱含着忏悔之情。邓友梅《寻访画儿韩》也具有忏悔意识。画儿韩是一个字画鉴赏家。甘子千排斥、打击画儿韩,使他忍痛离开了他的事业。甘子千临死前的寻访,就是忏悔和良心发现。 
    5.从寻根文艺看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的影响 
   我国的当代文艺还向纵深开掘,表现历史上人们人性的美丑,于是就有邓友梅的京味小说、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汪曾祺的苏北系列小说、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郑万隆的黑龙江系列小说等等。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纪事》等歌颂了苏北人民的人性美。贾平凹的《正月·腊月》在对主人公保守民族心理揭示时,对丑恶的人性的表现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郑万隆的黑龙江系列小说也在人性方面进行了比较复杂的描写。邓友梅的《那五》表现了穷途末路的八旗子弟的人性异化和复归。 
    6.从新写实主义文艺看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的影响 
    90年代中期崛起的新写实小说,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描述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人的发展受到压制。《烦恼人生》记录了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单位》、《一地鸡毛》,《官人》等组成的“官场系列小说”揭示了“官人”人性的异化和丑恶,暴露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单位》和《一地鸡毛》写了由诸如豆腐、保姆、孩子—幼儿园、妻子调动、班车等琐事“纠缠”着小林,使他放弃了理想,失去了热情,压制了他个人的发展。这些都表明作家是从人道主义出发来描写的。 
   我国的当代文艺,尽管题材和作者的处理手段不同,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都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地蕴含其中。由于有了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的影响,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创作有了繁荣的局面,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才出现多元共生的勃勃生机。 
   在我国当代文艺中,表现人的发展、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的作品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我认为,从总体看来还是有益的。 
   第一,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张扬人性、人道主义和扬弃异化,能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有利于人类的进步。承认全人类利益应优于阶级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讲过,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列宁也不止一次地表述了全人类利益优先于阶级利益。当核威胁、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造成了全人类生存危机的时候,强调全人类的利益有其迫切性和现实性。刘大伟、黄朝晕合作的《白天鹅之死——关于人、社会、生物圈的思考》指出,我们人类至今还未学会与自己不可缺少的环境——生物圈一起生活。作品说明了由白天鹅之死而引起人类生存的威胁,指出对白天鹅等生物采取保护措施是一种人道主义。《城南旧事》、《老井》、《红高粱》、《芙蓉镇》等作品获得世界级的文学奖,原因之一就是具有张扬人性、人道主义和扬弃异化的思想内容。 
   第二,从我国改革开放、四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来看,也需要张扬人性、人道主义和扬弃异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我国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要求确定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同其是相适应的。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写改革开放以后,“漏斗户主”陈奂生也搞了商品生产。他的商品是油绳。他“到火车站”,“选了一块地方,敞开包裹,亮出商品,摆出摊子来”。因生病他被县委书记送进招待所。他想来想去,觉得住招待所五块钱花得值。这是一种等价交换思想。他物质生活改善了,又渴望有美好的精神生活,再也不能忍受“就像等于没有‘自己’这个人那样的处境,要求有人的地位”。这是人性的觉醒,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物质和精神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发挥。谌容的《人到中年》中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是一个人性被异化了的人物。她满嘴革命词句,满脑子特权思想,为了她丈夫的白内障手术,她对陆文婷百般刁难,极尽挑剔之能事,妨碍了陆文婷的工作。这也说明这种异化对四化建设是有害的。 
   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对于文艺学的创新是重要的课题。既然我们都承认“文学是人学”,那么文艺学要创新,就应该把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作为重要内容,写进文艺学的专著和教科书中。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

  • 下一篇文章:中国女性艺术的新倾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人的发展论”与当代文艺思潮”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人的发展论”与当代文艺思潮”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