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元杂剧改编与意识形态——兼谈「宏观文学史」的思考      ★★★ 【字体: 】  
元杂剧改编与意识形态——兼谈「宏观文学史」的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1:01   点击数:[]    

应的研究方法」14,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香港:三联书店,1990年)等。
  建立「宏观文学史」,还包括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读文学文本,打通文学和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经济、法律等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因为在中国古代,这些界限原本就是不存在的。我认为,中国文学史的宏观研究还应当借鉴西方新历史主义等文艺批评思潮,着重从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这一角度来探讨文学体裁的兴衰。而关于元杂剧改编中的意识形态的研究,正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

  注释

  1有关早期西方学者翻译、改编和研究元杂剧的情况,特别是《赵氏孤儿》的改编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学术界已多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王丽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在国外》(北京:学林出版社,1988),页443-523;宋柏年:《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页328-338;以及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页237-241。
  2奚如谷(StephenH.West)和伊维德(WiltL.Idema):《月与琴:西厢记.前言》(TheMoonandtheZither:TheStoryoftheWesternWing),页77-86。
  3同上,页141。
  4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页152-53。
  5见华玮、王瑗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页235-283。
  6奚如谷:〈文本与意识形态:明代改编者与北杂剧〉("TextandIdeology:MingEditorsandNorthernDrama"),页237。
  7同上,页236。 
  8伊维德着,宋耕、李国芳译:〈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吗?〉,《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9么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页2。
  10参见孙玉溱:〈元杂剧中的蒙古语曲白〉(《中国语文》,1982年第1期)、张应:〈元曲与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田同旭:〈元曲研究的一个新思路─论草原文化对元曲的影响〉(《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吕养正:〈宋元之际─异质文化流感与交孕的温床─元曲盛因新探之一〉(《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等。
  11注8伊维德:〈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吗?〉。
  12参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页30-50。
  13参见罗锦堂:《现存元人杂剧本事考》(台北:中国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60年)。 
  14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页2。 
  宋耕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助理教授。兼任上海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比较、性别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等。其英文专著TheFragileScholar:PowerandMasculinityinChineseCulture(《文弱书生:中国文化中的权力与男性建构》)即将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欲望的释放与救赎

  • 下一篇文章: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初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元杂剧改编与意识形态——兼谈「宏观文学史」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元杂剧改编与意识形态——兼谈「宏观文学史」的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元杂剧改编与意识形态——兼谈「宏...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