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人──卢贝松『圣女贞德』里的绝望力量      ★★★ 【字体: 】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人──卢贝松『圣女贞德』里的绝望力量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28:05   点击数:[]    

我否定的绝望中,这种绝望就是地狱;所以电影最后的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只有驱魔用的十字架矗立在她面前。
黑衣人的逻辑陷阱就是使用『圣俗二分』来否定贞德与上帝的关系,从而彻底否定贞德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黑衣人的第一步是指出贞德的确『曾经』杀人、『曾经』狂舞利剑只想杀人,贞德回辩说她有自卫的必要;黑衣人便聪明的承认那些被杀的人是罪有应得,这里利用了贞德信仰上的矛盾──爱世人爱和平却得透过战争,贞德自然不能承认有些人『该死』。受不了这种思想上的心灵酷刑的贞德大叫:『你为什么要伤害我?伤害我对你有什么乐趣?』,黑衣人冷笑说:『什么是乐趣?心中有把剑怎会有乐趣?』,这一点正是贞德心中的隐痛,于是贞德彻底崩溃绝望,跪下来求黑衣人『释放她』。黑衣人答应:贞德,你会得到释放的。于是,贞德第一次站在火刑台,亲手签字否定她与上帝的连结关系。
原来是这样的『释放』,黑衣人的释放是意谓著贞德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释放掉。大获全胜的黑衣人对贞德说:『你知道你签字否定上帝了吗?』,贞德恐慌说:『我只是想要望弥撒重新回到上帝怀抱....』;黑衣人继续冷笑:『你觉得上帝只是一个谎言!』,贞德大喊:『我要收回我的签字!.....』
心灵被彻底剥夺的贞德,甚至连肉体上的衣服都被剥夺;被设计重新穿男装的贞德失去一切安慰与保护,无人能倾听她;上帝己被黑衣人杀死了,真实的世界只剩下黑衣人;除了向黑衣人告解外,还有什么能安慰绝望的贞德呢?
向黑衣人告解是要奉献牺牲的,黑衣人要的祭礼是什么呢?贞德告解说:『我是假装看到神迹的、打仗是出于报复、绝望....是为了让人民师出有名;所以我是骄傲、固执、自私....(黑衣人强迫)而且是残酷的....』。是这样的一个牺牲,黑衣人想要的是对自我彻底否定的虚无生命。

五、修行主义的谬误
彻底剥夺贞德的黑衣人思想,乍看合理,事实上却充满了谬误与矛盾。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问题是『修行主义的谬误』,正时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要确认贞德是不是上帝的使者,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居然是在一个可笑的伪神圣仪式确认她是无瑕的处女。所以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曾经』想杀人;如果贞德是『圣』的,就不应该心中有复仇的念头......
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人,期待改革不完美的社会之改革者是完美的个人,正是严重犯了『修行主义的谬误』。
早在圣经旧约时代便记载著,伟大的犹太国大卫王,不但是妓女喇合的后代,自己也是谋杀人夫抢掳人妻的淫棍;这种家谱甚至传到救世主耶稣基督,衪一样是妓女的后代;圣经一点也没有为了大卫的『圣』或耶稣的『圣』而避谈他们家世或人格的丑陋,这就表明了基督教信仰是一种反对修行主义的信仰。
在西方中古世纪的基督教系统曾经走向修行主义,结果就是希腊式圣俗二分二元论与基督教思想相混,而产生各种教会成为社会罪恶共犯的事实。宗教改革后,无论新教或旧教皆重新回到走入苦难世界的救赎思想,方使基督宗教能在世界各地成为社会改革动力的一份子。台湾民主改革、社会改革中的基督教长老教会系统,正是最好的说明。
正因为改革不完美社会的个人永远是不完美的,所以个人修行的偏差只需要制度的制衡而非唯一、永恒的判决。贞德爱不爱杀人是她与上帝的事,不能据此否定把英国人赶出法国的社会正义判断;贞德是否有幼年心理创伤也是她与上帝的事,更不足以否定她在战胜后对战俘自然流露的悲悯。贞德是谦卑的,只是要为一时的骄傲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骄傲的。贞德是利他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中仇恨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自私的。贞德是仁爱的,只是要为一时的心理创痛而残酷向上帝悔改,而非自我否定地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残酷的。人永远无法成圣,所以上帝看重罪人从失败中的悔改而非看重义人永远光荣的胜利,这才是以上帝之尊却自愿被钉死十字架的真正奥密。
而黑衣人不是如此,他根据贞德的『不完美』扩大成贞德整个人生使命都是有问题的:因为贞德杀过人,所以她就是残酷的;因为贞德心中有幼年仇恨,所以她的事业全都是自私的。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思想,那我们用什么立场来反对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呢?有那一个反对者敢说他纯洁无瑕、无可指摘、完全圣洁地够资格反抗希特勒呢?这样的思想从来都只能带出完全虚无主义式的社会实践观,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历史正是见证这种修行主义式的虚无现象之巨大危害。

六、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黑衣人的思想是不难反驳的,然而,设身处地放在贞德的立场: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再加上牢狱折磨与审判之累,如何能要求她不受到这种心灵苦刑的击溃?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任何小农民在该情况下没有不被击溃的。
那么问题来了:卢贝松这部电影中的黑衣人传达怎样的绝望信息?如果每个小农民死前都要受到这种心灵酷刑,谁能免于崩溃?那,是否意谓『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得到救恩』?
历史上的贞德与当时的教会系统刚好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当时的教会系统主张,人没有能力直接阅读圣经并亲近上帝,只有透过拥有独特能力的教会人士才能正确阅读。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这部电影,教会人士质疑贞德:上帝为什么不透过『学识渊博的我们』而直接对『你(这个无知无识的小农民)』讲话?
世界上所有价值系统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一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修行取向』,一种是『救赎取向』。『修行取向』认为,人类处在无法超越的低层次,使用透过种种修行方法才能提升到有价值的高层次,修行的方法可以是希腊哲学主张的『爱智』、禅宗主张的『参悟』或传统儒家主张的『知礼』。『救赎取向』认为,人类无法靠自身能力用心得到提升,只有透过超越存在的一位神或灵体的主动帮助才能提升到有有价值的高层次;这种取向以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为代表。当然了,救赎取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人皆想成为那位无限权力的神,所以二十世纪许多新兴宗教固然强调修行,但依其对教主无限制的崇拜献身看来,实是以教主为一神尊的救赎取向宗教,从而产生种种荒唐的社会问题。
或许卢贝松正视这些灵异崇拜背后的问题,促使他采取『修行取向』来诠释历史上的贞德事件;以修行角度,自然可以永远的质疑:『一定存在修行层次最高的不流血改革方法,所以流血就必然代表贞德的修行有问题。』,因此黑衣人出现,促使贞德赤裸裸面对自己的修行问题,而尝试全新的自我提升。
但是正如贞德死于恐惧与绝望,修行取向采取最高标准要求个人提升,这就注定了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贞德无法扺御黑衣人的论辩,从而产生一个矛盾:『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配到救恩』。黑衣人对贞德内心的理解不会多于一个心理学家挖掘内心深层意识的能力,假如审判贞德的教会人士里有一个心理学家,那么是否历史上的贞德事件就会全面改写?
所以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贞德事件是一个『救赎取向』的事件,冥冥中有一位大能者保护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免于种种智慧论辩的拆解力量,促使一个单纯朴实的小女孩可以对抗整个高知识高修行的教会系统。
透过卢贝松的全新诠释,心灵上的黑衣人赢回历史上教会人士失败的一仗。黑衣人不像教会人士为了权力利益的私心而审判,更由于他绝对的真知灼见看透贞德所有不能成圣的性格偏差,这样完全公正冷客观的思辩,使黑衣人为『修行取向』赢回胜利的一仗。但同时,却是表明了『无知无识的小农民不能得到救恩』,因为他们得不到免于价值拆解的力量,他们不可能面对黑衣人的心灵酷刑。
这样的诠释不再是历史上的贞德,而更像是卢贝松的自我追寻。处在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 下一篇文章: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人──卢贝松『圣女贞德』里的绝望力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人──卢贝松『圣女贞德』里的绝望力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人──卢贝...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