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音乐教育也是一种心智活动,智力是构成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情感可以启发人的理性。良好的情感教育能使学生积极地开展智力活动。 三、音乐教育与智力开发的误区 目前,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智力开发的功能这一观念,人们基本达到共识。音乐教育的地位无论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都显著提高。然而,因为有些同志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也此导致了音乐教学方式方法的偏颇。 误区之一:只要搞好音乐学习,孩子必会超常聪明。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诚然,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这样的话:“开启人类智慧宝库大门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音乐对智力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事实,但是音乐教育不是开发智力的惟一途径,它只是三把钥匙中的一把,而且还是最后的一把。这说明,一方面只有在三把钥匙的共同作用下,人类智慧的宝库才能彻底打开;另一方与其他以开发智力为主的课程相比,通过音乐教育来开发智力是比较慢的。因此,不能把音乐教育作为开启智慧的惟一法宝或主要途径: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协同发展,才能真正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 误区之二:孩子掌握的音乐技术越难越好。表现在器乐学习上,似乎只有加大音乐技术性操作的难度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智力,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虽然在音乐教育中各种智力因素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是,音乐教育开发智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对其情感、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陶冶和塑造来实现的。因此,那些音乐教学中只重双基,不重音乐性的做法是不对的。特别是在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和老师们不要再拔苗助长,强迫孩子练琴,而不顾他们情感因素的培养;不要再以考级级别为主要目标,而滑向对“分”的追求,使音乐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变相;不要再让琴童不忍重负和精神磨难而以刀断指、以爷劈琴的悲剧重演。 认清差异,才能摆正位置,才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开发智力之功能;走出误区,才能让孩子真正走进音乐艺术的殿堂,并在艺术甘霖的滋养中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褚 灏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音乐系 本文在《中国音乐教育》2001年第7期发表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