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音乐论文
   秦声秦韵歌盛世 群芳争艳竞风流——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综述      ★★★ 【字体: 】  
秦声秦韵歌盛世 群芳争艳竞风流——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综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41:46   点击数:[]    

一道亮丽的  风景。
  《王宝钏》由于有李梅、李娟两朵梅花的强强联合,老戏新唱,不仅使现代观众品味  到了古老秦腔“吼一声乱弹寸断肠”的韵味,而且给人以秀媚婉转、缠绵悱恻的感觉,  加上她们炉火纯青的表演,使该剧更具神韵。《思源》中“梅花奖”得主窦凤琴、谭建  勋同台演出,一黑一白,风趣幽默。窦凤琴的表演庄重而温情,明丽而坚定;谭建勋的  表演夸张而自然,忘形而富有生命,他们俩共同把“富而思源”的主题演绎得强烈生动  、风情万种。《敦煌魂》的主演雷通霞,是陇原大地绽放的又一朵梅花,她以自己富有  穿透力的明亮嗓音和精彩表演,把战争难以消亡文化的主题表现得悲悲切切,壮壮烈烈  。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云集了西北五省一批优秀演员,王瑛、熊小玲、张涛、刘  青、李小军、白凤英、任炳汉、穆小鹏、王建军、边霄、鲁小忠、张晓琴、王景旗、佟  红梅,他们以各自的俏丽和风情,绽放于秦腔艺术舞台,使秦腔艺术的百花园更加春光  无限。
  四、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动力支持
  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又一收获是“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  理论研讨会”和三次剧目评议会的隆重召开。它们使研究与探讨、批评与争鸣紧密地结  合在一起,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来自北京和中国剧协  的专家学者、西北五省(区)、新疆建设兵团的戏曲理论工作者、各参演团领导、主创人  员等百余人参加了“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涉  及与地方戏、与戏剧有关的文艺美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语  言学等,同时涉及文化产业及网络传媒、形态学等新兴学科,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视角  的研究态势。
  “西部地方戏发展论坛”被认为是支撑西部戏剧事业发展的一个支点和有极高魅力的  文化品牌,它的召开将有利于西部文化与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这次论坛收到的论文  ,从数量、涉及学科之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充分显示了西北地区在戏剧理论  研究方面的潜力和广阔前景,为今后戏剧的创作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持和理  论指导。
  在艺术节期间,组委还组织举办了三次剧目评议会。中国剧协,组委会领导,各省区  、兵团的评论家,主创人员,艺术节特约评论员,宣传评论组全体人员,在兰34家新闻  媒体的记者等出席会议。与会同志不仅就各参演剧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点评与讨  论,还对秦腔艺术的发展、如何对待戏剧艺术遗产的开掘、如何对待戏剧经典作品的改  编、如何使戏剧表现现代生活、如何使现代生活在戏剧创作中戏曲化等问题进行坦诚的  探讨和研究。这三次评议会学术空气浓厚,专家和观众积极参与,平等坦诚地相互交流  、相互探讨,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学术  氛围,显示出了本届秦腔艺术节在理论研究和批评方面达到的高水准,也体现了节会的  整体水平。
  总之,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使我们明显感觉到西北戏剧工作者们在努力缩小与全国  高水平剧目的差距,醒目地看到在创作、表演、人才储备、理论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累  累硕果。我们相信,它将为古老的秦腔艺术注入活力,加快秦腔艺术的现代化进程,使  之更加丰腴迷人。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罗大佑就是我们自己

  • 下一篇文章: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曼弗雷德》交响曲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秦声秦韵歌盛世 群芳争艳竞风流——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秦声秦韵歌盛世 群芳争艳竞风流——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与时俱进的红歌和红歌精神
  • ››日本世博会的音乐活动给上海世博会...
  • ››论红歌的艺术特征
  • ››“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
  • ››谈“红歌”的艺术魅力与教育价值
  • ››试论红歌走进音乐课堂的作用
  • ››浅析“红歌”的美学意蕴与社会教化...
  •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重庆市深入开展...
  • ››再论如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声...
  • ››浅论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
  • ››秦声秦韵歌盛世 群芳争艳竞风流—...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