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电影艺术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 【字体: 】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56:2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在现代传媒高度发展的今日,小说与影视、作家与影视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更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触电”(在这里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如苏童、王朔、刘震云、海岩、毕 淑敏、王安忆、铁凝……),除了作品被改编外、有的作家还兼做起了编剧(如女作家张 欣),个别作家甚至亲执导演指挥棒(如作家刘恒),一时间令人目眩而难辨其真实的身 份。在好事媒体评出的“戏说十大影视改编热门作家座次”,和推评出的受到影视界礼 遇的“五朵金花”中,我们发现作家池莉同时名列其中。
 在当代文坛众多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当中,池莉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个体。池莉 是历年来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剧相当多的一位作家。她的小说《太阳出 世》、《不谈爱情》、《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沧桑花楼》都相继被改编为电 视剧(除《小姐你早》被改名为《超越情感》外,其余均为同名电视剧),《你以为你是 谁》被改编为电影《家事》。更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池莉的新作《生活秀》,相继被改 编成电视剧、电影和话剧与观众见面。池莉的近作《惊世之作》、《水与火的缠绵》、 《有了快感你就喊》都成为电视剧制片人的新宠,出高价竞相购买这些作品的拍摄版权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成为了社会的主体。池莉创作出的表现市民生活的小 说、与以市民为主要收视群体的电视剧,必在某些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池莉的小说 文本必有一些适合于改编为电视剧的、其他作家的小说不具备的因素。
    
                             池莉小说与电视剧的互通性
 从总体而言,小说与电视剧分属于不同的艺术种类,在文艺属性方面应该是异远远大 于同,但小说与电视剧的联姻却是长久的事实。这说明小说和电视剧在艺术特色上有一 定的相通性,否则便如水与火不相容,小说与电视剧也不可能有如此亲密的关系。下文 将从以池莉的小说为基点来看电视剧,来具体地谈谈池莉小说与电视剧之间的互通性。

(一)语言的动作性
  在叙事的语言上,文字是小说惟一的叙事语言;而电视剧则是声光影多种语言结合的 综合艺术形式。情节是电视剧的生命线,电视剧主要是依靠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推动情 节和故事的发展,所以电视剧总是呈现出动态的叙事语言,至于表现人物沉思的脸部的 特写镜头和刻画环境的空镜头是要求在有限的范围内合理地使用。电视剧的动作性与池 莉小说的语言动作性不期而遇。
小说文本与电视剧相比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从容不迫地,通过文学语言多层次、多角 度、从而实现深度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特别擅长对人的情 感的刻画,可是在这一点上池莉是个另类,她很少让书中的主人公有长篇的心灵沉思, 也很少借由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价值观,少见对场景作静态细致描写。池莉通常采用在 细节中和在动作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叙述以压倒 的优势战胜描写,对人物语言的叙述、对人物动作的叙述都很具有行动性。池莉小说的 这一特点,再加上她对人物对话的重视(很多时候基本上是人物的对话成为推动故事前 进的动力),使它被改编成电视剧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

(二)全方位的叙述视角
 池莉一直坚持使用的正是全知全能的全息式的视角。例如在《来来往往》中,书中对 各个人物的情况、处境、想法都交代得很清楚。既有段丽娜眼中的康伟业、也有康伟业 眼中的段丽娜。他们二人不清楚对方眼中的自己,可是池莉清楚,池莉在书中也表达得 很清楚。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池莉小说的读者正如电视机前的观众,在段丽娜还不知道康 伟业有了林珠这个第三者之前,观众就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康、林二人浪漫的爱情经过。 池莉写小说的这种无限式视角与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的全息视角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 池莉在小说表现出来的视角,正好是观众观看电视剧的视角,而池莉是生活这场戏的观 众。

(三)对画面的强调
  池莉拒绝了对人的心理状态作细致的静态描写,但女作家细腻的笔触却又通过其他的 方式体现了出来: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在作品中再现生动的生活细节。她的作 品中不少的地方都能表现出池莉的色彩感觉和构图的意识,这对形成电视画面裨益良多 。
  池莉似乎对人的装扮有着强烈的喜好,在她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她人物衣着的着力描写 ,有时候还能借着色彩的运用对读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小姐你早》中戚润物 与王自力在街上对骂时,对王自力的描写:“王自力两手抄在裤子口袋里,黑西服两边 分开掖在屁股上,微腆的肚皮突出着白色的衬衣和深色的领带。在戚润物面前无奈晃动 的王自力像一只委屈的企鹅”(注:《池莉文集6》第69页,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8 月。),画面感很强。而能够给读者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当属《来来往往》中康伟业 与林珠分手前的最后的晚餐时,林珠那一身黑的装束:“这天林珠一身素黑,只翻了一 副白衬衣的领子在外面,戴着一副宽边变色眼镜,指甲换了朱红的颜色,红得与鲜血一 般,这凄艳的颜色十指点点,飘忽移动在林珠的素装上”令人“触目惊心,印象深刻无 比”(注:《池莉文集5》第159页,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8月。)。
 上面列举的几段对人和景的细致描摹,在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中基本上是“原样重视” 。这样对时尚有准确的把握、对静景有细致入微的刻画的文本首先能受到编剧的欢迎, 其次也能得到服装师、造型师和道具师的欢迎,按图索骥总是比在白纸上绘图要容易吧 。

(四)尊重生活的逻辑
  池莉的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大多都是中篇小说,容量十分有限,而电视剧基本都在1 6集以上,所以编剧必然会根据小说的逻辑再增添人物和发展情节。池莉忠于生活的态 度,使她在写作时刻意隐去了作家的主观选择,非常尊重生活的杂乱无章,这也就使她 的文本蕴涵了无数的情节可能,有时仅仅只是一句话的叙述,却因为包含了好的故事的 因子,因此可以被编剧就此扩张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差不多有一集电视剧的容量。

(五)温和的池莉
  池莉是个温和、善解人意、为人宽厚的人。池莉是个温和而有个性的人。她是对电视 剧明确不喜欢的作家,面对自己的众多作品被改编,她选择了闭口不谈,她说“除了小 说之外,我无话可说”,或者她说对改编自她小说的电视剧“满意”。她很理智并且客 观地认为“从小说到电视是‘两码事’”,池莉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来说明二者的关系 :“小说与影视剧就好比猪与红烧肉的关系。猪是我养的,但红烧肉不是我烧的”。( 注:罗劲松:《池莉:从小说到电视是“两码事”》,中华读书网,2000年9月22日, 网址链接:http://goldnets.myrice.com/goldnets_news/arts/zj/126.html) 池莉对待电视剧的这种宽容态度使改编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
    
                                       电视剧对小说的改编
(一)冲突的高度集中
  根据电视剧的艺术本体特征和电视剧观众的接受心理,导演王扶林总结得好,他说在 安排电视剧的情节冲突时,要做到每集都有小“霹雳”、每三四集要出现一个大“霹雳 ”。一集电视剧按照规定是50分钟,掐头去尾只有45分钟左右,根据观众的接受心理, 希望能在每15分钟就能出现一个小高潮,这样一集需要两三个高潮,25集电视剧就需要 五六十个,大高潮也需要10多个。在进行电视剧具体创作的时候,这虽不是铁打的定律 ,但如果要把一部中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不增加剧本的冲突容量是不可能的。
1.人物的增加和人物的社会角色的强化
  池莉被改编电视剧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中篇小说(《水与火的缠绵》是一部“真正意义 上的长篇”,但还未投拍),中篇小说就篇幅容量来讲十分有限,不能满足电视剧、尤 其是20集以上的电视连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眼热心冷:中式大片的美学困境

  • 下一篇文章: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议电影中的服装艺术
  • ››为女性电影而战
  • ››对立和共存
  • ››青少年在青春电影中的形象探析
  • ››试论第六代电影的审美特征
  • ››浅谈喜剧中的悲情美-透析影片《非诚...
  • ››浅论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转换
  • ››关于中国传统意象美在三四十年代电...
  • ››从《左右》看一种电影情节的发展策...
  • ››论当前电影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