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电影艺术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 【字体: 】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56:26   点击数:[]    

罪立功等等;三是让故事中的恋爱 更加地多角起来、五角不够还可以增添到六角七角,让剧中未婚的都去谈多角恋爱,让 剧中已婚的都去红杏出墙;四是让人物尽可能地类型化,并发挥到极致,让来双媛成为 21世纪的刘慧芳,让小金一坏还要再坏;五是让人物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让朋友互 相背叛、让手足骨肉反目成仇。
  总之小说在变成电视剧的改编过程中,编剧比作家更把观众放在了剧本的中心位置, 为了获得观众赢得收视率,必然就得在电视剧的趣味上主动地迎合电视剧的主体观众群 :市民阶层。
2.电视剧向市民价值系统的全面回归
 小说通过电视剧向市民的回归,最终体现在电视剧的价值体系上。池莉在小说中对市 民生活和价值立场的表现和认同,说到底仍是知识分子对市民的认同,在其作品中体现 出来的知识分子向市民的回落也只是知识分子式的形式上的回落。在真正的市民价值系 统中,更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些观念,例如“天下唯有读书高”,市民阶层是 很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历来表现出对知识分子的倾慕;例如社会需要两 性的平衡、家庭的平衡,女性应该敞开胸怀容纳男性所犯的过失,这样才能最后获得幸 福的生活。在电视剧中这些观点得到了有效的表达。
  在《来来往往》的后几集中着力刻画了段丽娜作为女性的贤惠、善良和包容,这在小 说中是没有的。电视剧对段丽娜的塑造显示出中国传统道德对妇女的塑造,它要求的就 是妇女在丈夫有了外遇的时候仍要遵守妇道,要恪守自己作为妻子的种种义务,要赡养 老人和孩子,要宽容地对待丈夫的过错,当丈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要张开怀抱欢迎 丈夫回来。
  《超越情感》更是对原著彻头彻尾地改变。小说中女性对男性具有革命意

       

义的反抗和 报复不见了,女性最后还是回到了男性的身边,帮助潦倒的男人重新振作,女性对男性 中心话语的反叛变成了女性对男性价值系统的归依,李开玲、艾月都是男性的眼光中完 美的女性,小说中女性主义的色彩荡然无存。
 《生活秀》中也有相似的情节,来双媛被丈夫抛弃了,可当丈夫身陷囹圄又身患绝症 被情人抛弃的时候,来双媛把饭店卖了也要给前夫治病,堪称21世纪的刘慧芳。也许就 是这样的女人才能真正地获得男人的心,最后卓雄洲离开了泼辣又多情的来双扬、爱上 了来双媛,也许就是编剧给观众的这样一个暗示。
  池莉一向赞美的独立的市民精神向知识分子皈依了,剧中来双久在作家疯子的熏陶下 也变得像个读书人,有节气、有尊严,拒绝不义之财,相信君子爱财而取之有道。通过 电视剧的改编,此《生活秀》已不再是彼《生活秀》,《超越情感》同时也超越了《小 姐你早》,除了故事本身,看不出二者有什么共通之处。
                     
                               池莉小说、电视剧与电影
  小说、电视剧、电影属于不同的文艺形式,有不用的主张和要求。电视剧与电影对小 说的改编是三种艺术形式的本体要求,好的改编能够保持甚至提升小说的品格,但糟糕 的改编也会让观众失去阅读小说的兴趣。在池莉被改编的众多的小说中,只有电视剧《 来来往往》和电影版的《生活秀》相形之下是最接近原著的。尤其是电影版的《生活秀 》,相形电视剧版本对小说大刀阔斧的改造,可称其为改编的经典之作,既很好地理解 和表现了小说的主旨,又很好地运用了丰富的地影语言,增强了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
  电影版的《生活秀》在人物的选择和情节的安排上都基本与小说相符,不但不像电视 剧版本的《生活秀》增添了很多的人物和情节,为了内容的简洁紧凑,甚至删掉了一些 与主题无紧要关系的人物和情节。所有的人物都紧紧围绕着主角来双扬来铺开,所有的 故事也都通过来双扬来展开。所以可以说电影中只有一个来双扬人物,只有两条故事线 索:一条是来与追慕者卓雄洲之间的情爱纠葛,另一条是来为了自己和吸毒的弟弟,如 何争取祖屋的产权。
 电视剧《生活秀》给观众留下的是“故事”:很多个很多种光鲜时髦的故事,电影《 生活秀》留给观众的是“人物”:市井卖鸭脖子的美丽女人来双扬的生活智慧,和她的 情与爱、她对男人的解读。故事是模式化的,而人物是生动丰满的。电影《生活秀》中 来双扬对男人卓雄洲最后的失望和放弃,在大雨中的呐喊“我再也不要见到你”,甚至 是对池莉在近期各个作品中(如《小姐你早》、《水与火的缠绵》)表达的对男人的颠覆 和放弃的女性主义色彩的继续和强化。
 电影中行进到故事的最后,是随着对真实的卓雄洲的了解,来双扬梦想的破灭。这时 电影的画面语言就发挥了远甚于文字的强大功用,隔着大雨中的玻璃窗,来双扬美丽的 面容在水波的冲刷中显得格外的苍白、绝望,甚至有点扭曲,正如她的心情一样。而故 事的结尾,来双扬在吉庆街一如往常的风情万种地抽着烟、卖鸭脖子,她说“我每天都 在”,这是她的生活宣言,但她的眼睛中不再有闪烁的热情。在双扬笑嫣如花的眼泪中 电影终了,这眼泪既是为自己流,更是为男人而流,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而电影不同于小 说的张力,正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电影版的《生活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第六届上海电影节、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 奖上都囊获大奖,尤其是在金鸡奖中获得了最佳编剧奖,这是对电影对小说的成功改编 的一个业内积极的肯定,所以称其为池莉小说作品中的改编经典之作也实不为过。
  有一些评论家在评论新时期的池莉的时候,用“媚俗”来形容池莉的新近之作。通过 本文的分析,“媚俗”也许更多的是发生在池莉的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的过程当中,作 家的小说当中撒点时尚的调料,也许并不能成为他媚俗的全部证据。
  只是池莉在面对自己的小说被改编成面目全非的电视剧时,是否应该继续保持中立、 与己无关的立场倒是个有意义的话题。池莉向来是以对读者的高度重视而著称的,只是 当她的读者因其小说再去看由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承受了很大的被欺骗感和失落感时 ,池莉还能不能宣称自己是对读者负责的。要为读者负责到底,池莉有两条道路可以选 择:其一,参与到电视剧的编剧工作去,为通过自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剧本负责;其二 ,告诉她众多的读者,电视剧与小说无关,看小说的读者最好不要看电视剧、看电视剧 的观众也不要看小说。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眼热心冷:中式大片的美学困境

  • 下一篇文章: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议电影中的服装艺术
  • ››为女性电影而战
  • ››对立和共存
  • ››青少年在青春电影中的形象探析
  • ››试论第六代电影的审美特征
  • ››浅谈喜剧中的悲情美-透析影片《非诚...
  • ››浅论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转换
  • ››关于中国传统意象美在三四十年代电...
  • ››从《左右》看一种电影情节的发展策...
  • ››论当前电影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