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电影艺术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      ★★★ 【字体: 】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52:2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中国电影的低迷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大多数电影导演只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各自为战,所以出现上面所说的场面也可以理解。然而我们仍旧能够看到几位坚持只拍电影的电影导演,没有什么悬念,大家掰着手指头都能够数出来:陈凯歌、张艺谋、姜文、冯小刚。更重要的是,这四位导演不光是只拍电影,他们拍的电影而且还有人看。有很多人愿意买票到电影院去看。
这样我们就又有了一个问题:他们的电影真正值得看吗?他们的电影仍然值得看吗?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从他们的电影开始的,一切的核心也都归于他们的电影。当然,还有其人。
陈凯歌拍出过新中国最好的电影,他应该一直那样拍下去,因为那才是他的电影。但是他太软弱,转了方向。最终他会走到哪里去呢?
陈凯歌出身世家,世家能完成的功用是良好的启蒙和实用的引介。世家子的从容之处就在于完全不用恐慌。恐慌带给人的是功利心,是不断的牺牲,是漫长的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恐慌淘汰掉了不够坚强的人,无论有没有才华。陈凯歌完全避免了这种异化,在成为一个导演的时候,他可以眯缝着一对散神儿的眼睛潜心在自己的思绪里,母题也随之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导演科班是另一个很重要的身份特征,这让陈凯歌可以从容地思考自己作为导演的价值所在,他相信自己出了校门就应该是成为艺术家的,自己要面对的是一份责任,而非一份工作。导演是干什么的呢,就是通过电影把自己一直想的事情告诉大家。他想的是什么呢,在电影导演还不像今天这么像个“事儿”的时候,他想的就是他的母题,或者是他的哲学。
世家和科班产生的精英的感觉是注定要爆发的,于是陈凯歌在电影里变得自闭,这是他最强烈的心理特征。陈凯歌早期的电影是我们在电影学术环境里习惯认知的那种形态,但其实就中国的条件来说,它非常的异类。直到现在,中国人也不是很认可没有生活甚至是没有生活表象的电影。但是占中国人口一小部分的知识分子一直对此津津乐道。真理、终极、文化遗传、人所以成其为人、中国人所以成其为中国人,这些一直是在小范围里探讨的话题。
所有这一切让《黄土地》一出现便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它也奠定了所谓“第五代”实验电影的基本美学走向。在这里,影像不是用来叙事的,整部电影甚至根本就没故事。影像直接传达着导演的思想观念,体现着精英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沉痛反思。于是就有了那个著名的段子,陈凯歌给《黄土地》里扮演翠巧的演员说戏,说你肩上担的那不是水,你肩上担的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在《孩子王》里,一把砍刀放到桌子上的特写镜头,陈凯歌更是在导演分镜头本子上注了整整一页纸的内涵阐述……
从《黄土地》到《边走边唱》,宽松的制片厂环境让那时的陈凯歌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拍电影,拍得纯粹、彻底。那也是中国电影最具活力的时候。之后,制片厂改制,拍电影的环境日益险恶,陈凯歌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蜕变。
说到底,陈凯歌是个知识分子,他并不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在获得自闭的满足的同时,也有着一些先天的弱点。陈凯歌软弱、优柔寡断、磨磨唧唧,既想保持住自己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思想,又不愿意失去世俗世界的繁华喧闹。这是一个未能成为天才的艺术家最可悲的地方。作为强烈追求入世的知识分子,他太怕没人听他说话,没人赞扬他的优秀,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位置。
这便有了《霸王别姬》。惟独这么一次,陈凯歌找到了符合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理念与主流电影之间的平衡。象征、隐喻的影像依旧存在,但是都附载在了悲欢离合的通俗故事上,而推动情节跌宕起伏发展的又是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大起大落。有心的观众可以从程蝶衣断指、段小楼脸谱,还有戏院后台化妆间里的镜像等设计中,读解出无数的理论和思想。不愿多费心思的人则可以对它们视而不见,简简单单地感动一回。陈凯歌把该说的全都说了,故事却因此更加好看、更加丰富。这是一个主流文艺大片的标本,凭着它拿到金棕榈奖确实名至实归。
前面说了,《霸王别姬》是陈凯歌在和体制、环境的对话中惟一找到感觉的一次。那之后,成功给他带来的自由又一次让他的精英自我膨胀起来。《风月》中的故事晦涩迷离,陈凯歌陶醉在如古墓中织锦一般华丽而糜烂的影像中。那之后,在《刺秦》的现场,袁和平闲得没事干,陈凯歌一个人和秦皇与刺客们争辩着家国的兴亡、人性的善恶,又开始了自言自语。在外人看来,《刺秦》应该是陈凯歌电影创作的转折点,青壮年的陈凯歌电影在那里经历了一次更年期。从《霸王别姬》开始的路在那里走到了一堵墙壁。对于知识分子陈凯歌,真是成也《霸王别姬》,败也《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给了陈凯歌金棕榈和奔驰车,换走了翠巧肩上挑的那五千年,没了这五千年,陈凯歌当时就找不着北了。
五年过去了,陈凯歌拍了《和你在一起》,一部彻底不讲理的电影:没有深刻,没有理念,老老实实地讲了个故事,简单纯粹地煽了一把情。然后,电影得到了观众与领导的一致肯定,获得了今年的金鸡奖。陈凯歌坐在金鸡奖的颁奖现场是怎样的忐忑?给他最佳导演,他至多颔首一笑,谢一声“大家赏脸”!不给他最佳导演,他至多还是颔首一笑,使劲替杨亚洲鼓两下掌,说一声“杨导拍得好”!结果却偏偏是最让他尴尬的,并列。这就是陈凯歌的位置,他辜负着自许的身价,却得意于别人的夸奖。在这样的尴尬中间,“和陈红在一起”,拍电影,赚钱!
这变化说起来惊人,但是想想到了二十一世纪,连最流行的歌星都吐字不清,所以似乎真的没什么话是非说不可的,更没有多少人要听你去讲理。陈凯歌说“十分钟年华老去”,这是一个温情的信号。从战国的屠城到北京一处叫作百花深处的胡同拆迁,结果有什么不同吗?没有,无非都是尘归尘,土归土,不同的是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
其间的变化应该源自陈凯歌自己的生活,他现在是一个生活着的男人。以前他像许多导演一样,把拍电影看作是格物,殊不知,格得久了也并不一定知道天理,不如自己去作那物,便知道天理是自然存在的。陈凯歌自己也说,现在他有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感觉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和你在一起》。我们假定这时候的陈凯歌已经做到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但是他没有把眼前的山水说清楚。如果说他只把看山是山表现在了拍这样一部电影的行为上,而不是表现在他拍出来的电影里面,那他的看山是山也就无所谓了,因为那只是他个人的提升,对我们这些看山还不是山的人也没什么裨益。我们只能期待他在个人提升的同时,把他的电影表达也提升到一个相匹配的层次上,那将是中国电影的大幸事。当然还有一个最惨的可能,就是陈凯歌已经把他提升到一个不屑于再用电影争什么的层次上,那他的《和你在一起》就到头了,拍电影只不过成了他的一份工,成了他继续过幸福生活的保障。
我真不希望是这样的。
陈凯歌是中国电影导演中少有的知识分子,像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一样,他讲究的是生死家国,以天下为己任,思考并表达。及人,训诂启蒙直到教诲;及自己,穷其一生只为做一个君子。这些本来是陈凯歌和他的电影最具魅力的地方,然而不幸的是陈凯歌也如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一样,有着知识分子共同的软弱,在滚滚红尘面前没能够在自己应走的路上坚持下去。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谁让他站在了中国电影和中国导演的前台呢?!如今,普通人的生活似乎让陈凯歌走出了死胡同,进而得到了他一直缺乏的“平常心”,那么,我们希望的是他能够把这境界带到他的电影中,试着再去走走他该走的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用这平常心敷衍出些平庸的东西。
张艺谋支撑着现在的中国电影工业,他成功地策划了中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 下一篇文章:《大话西游》与“文革后一代”的主体性建构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议电影中的服装艺术
  • ››为女性电影而战
  • ››对立和共存
  • ››青少年在青春电影中的形象探析
  • ››试论第六代电影的审美特征
  • ››浅谈喜剧中的悲情美-透析影片《非诚...
  • ››浅论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转换
  • ››关于中国传统意象美在三四十年代电...
  • ››从《左右》看一种电影情节的发展策...
  • ››论当前电影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