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业的市场重组:特征与矛盾-以省级广电集团为例      ★★★ 【字体: 】  
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业的市场重组:特征与矛盾-以省级广电集团为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9:48   点击数:[]    

益地使用劳动力、资本、研究发展成果,进行全球整合;他们的经济权利非常集中。从世界传媒业的运作策略看,突破地理疆界,开拓国际市场,是全球经济和文化一体化背景下大媒介集团的重要目标。仅以迪斯尼/ABC为例,1998年,其总赢利中有38亿美元即17%来自美国本土以外的国际市场,其中ESPN由于广泛开发市场,1998年的赢利增长了20%,达到约17亿美元。 [29] 传媒并购已成为国际热潮,出现了传媒强强联手加强竞争力的趋势。如世界最大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以1600亿美元并购世界最大的媒介集团时代华纳公司,两强合并后市值超过3600亿美元。24以此为观照,目前,中央级的广播电视集团几经波折尚未出台,几家地方性广电集团,不仅在总资产上与海外媒介集团相去甚远,而且,由于行业政策、行政级别和行政区划的限制,跨地区兼并的实例尚不存在,跨行业经营的成功个例也不多,向国际市场扩张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而且,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各不相同,集团面对的内容产品和广告市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在媒介资源分配和利用上由行政级别造成的机会不均,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广播电视市场的良性成长。广电集团在行政限定的地理和级别区域的夹缝中,规划走向国际传媒市场的蓝图,其中的矛盾和困境一目了然。对于今后各个广电集团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最关键的瓶颈正在于此。四. 结语:省级广电集团——泰坦尼克还是航空母舰?等到集团化尘埃落定之后,作为一个行政催生的市场实体,省级广电集团将对中国广电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它本身作为一艘航行在市场经济中的巨轮,又将驶往何处呢?由于本次集团化政策回避了一些实质性问题,目前尚不知对于这些问题有否后续应对措施,以下仅就现状中可以预测的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作为一般性市场经济实体,广电集团应具有如下特点:一,两个以上的法人实体组成;二,组合以资产为纽带;三,集团与内部法人实体之间以及法人实体之间应建立合理经济核算关系;四,集团的事业管理与资本运营功能应该与政府的监督管理与执法功能分开;五,集团应当建立科学、高效的民主决策机构。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目前形成的省级广电集团由于领导层仍属行政指定,其决定方式并不完全依据其市场运营水平,因此,很难说是科学、高效的决策机构。而这种体制内任命决策机构的方式,也部分决定了集团的事业管理与资本运营功能难以与政府的监督管理与执法功能分开。组合并非纯粹以资产为纽带而是更多以计划配置为原则,这使得集团与内部法人之间以及法人实体间的经济核算关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省级广电集团集合全省行业资源优势,比起无序建设阶段,无疑具有更大优势推出强势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但是,在市场运营上并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其次,作为有政府背景的行业垄断集团,尤其因为现有政策决定了其对播出机构近似绝对的垄断,省级广电集团的出现使得现有广电市场上集团外力量投资的制作公司面临着不平等竞争, 对于本来就处于萌芽状态的民间制作力量,这种冲击更为剧烈。最后,对于广电相关行业,如广告业和媒介调查机构,行业垄断虽然会带来短期内部利益,避免了“四级建广电”时期的恶性广告压价,但是对整个文化大市场的运作将带来一些不利因素。总之,目前,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的过程,正在呈现出行业垄断基础上的经济权利的集中化。由于横向与纵向整合的程度和方式大大有别于西方大媒介集团高度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现实地看,在广播电视仍然保持“三位一体”的媒介制度环境之下,能够更有效地强化宣传管理的力度,但,若要应对WTO之后国际大传媒集团进入中国的市场竞争压力,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达到的目标有:一,广电媒体成为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二,在确保国有控股的基础上,突破现行的“国有独资”的封闭运行规限;三,全国人大等立法机构对有关文化产业法规(含广播电视法或新闻法),以及在税收、信贷、利率、上市和节目、设备进出口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给予尽快制定和配套出笼,并使之尽可能与国际法接轨。在这些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善的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化中的集团概念,即以产权和业务关系为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要体制,以优势媒体为龙头,以骨干频道为核心,在联合、兼并的基础上,组建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的真正“航空母舰”式的媒介集团。 五.附表[表1]  现有的几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构成名称 成立时间 构成 总资产(亿)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 2000年12月21日 湖南电台、湖南电视台、节目报、电影制片厂、网络中心、节目中心、音像中心、湖南电广集团公司等 30 山东省广播电视总台 2001年1月19日 山东电台、电视台、影视剧制作中心、广电信息网络公司、广视网站、视网联网站、音像出版社等 -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 2001年4月20日 上海电视台(包括上海卫视)、东方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社、东方网络有限公司、东上海国际影视公司、广电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600832)、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上海影城、上视大楼、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大剧院等 142 北京广播影视集团 2001年5月 北京电视台、紫金城影业公司、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歌华文化集团、北京歌华有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 50 [表2]上海广播电视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时间 标志性事件 市场效益   1949年5月27日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播     1958年3月 上海电视台成立     1973年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成立,形成主管局下属一电台一电视台的基本格局 财政全额国家拨款,按统收统支的计划模式运作   1979年 在全国率先恢复和播出广告 首次获得预算外收入60万元,政府财政拨款为455万元   1985年-1986年 各台内部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86年广告经营收入首次超过财政拨款,分别为1958和1663万元   1987年 实行节目生产的社会化协作,内部分台制,形成“一局五台三中心”的格局 经营性收入为2388万元   1988年5月 上海市财政局同意广电局实施第一轮财政承包 经营性收入为2943万元   1992年8月 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当年度集资2.04亿元   1992年10月/1993年1月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形成同一城市两家同级别电台和电视台并行运作的竞争格局。 93年经营性收入为4亿7千7百万元   1995年8月 影视合流,成立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 经营性收入为8亿多,占全行业总支出的97%   1997年7月 由上海市政府正式授权,广电局成为全国第一家地方广电系统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人和管理者 经营性收入达15亿元   2000年 筹备组建文化广播影视集团 经营性收入为42.3亿元,营业额27亿元,纯利润9亿元    [1] Michael Gurevitch, Tony Bennett, James Curran, Janet Woollacott, ed, 1982,《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唐维敏等译,台湾远流1994,页163-171[2] Edward S Herman & Robert W McChesney, The Global Media, Cassell1997;赵月枝,1998,《利益公众、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第2期Robert G. Picard, 1989, Media Economics, Sage[3] Yuezhi Zhao, 1999, Media, 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 黄升民,2000,《重提媒介产业化》,《现代传播》第四期[4] 见《人民日报》,1997年9月2日[5] 剑飞,2001,《集团化:中国电视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上) 》,《南方电视学刊》第二期[6] 《乱麻如何快斩--聚焦广电》摘自媒体之声,http://202.102.170.235/news/news0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力结构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曲折发展

  • 下一篇文章:力量游戏: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电视业的市场重构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业的市场重组:特征与矛盾-以省级广电集团为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业的市场重组:特征与矛盾-以省级广电集团为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业的市场重组:特...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