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传媒网站的若干发展趋势: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 【字体: 】  
传媒网站的若干发展趋势: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3:03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 要]近年来,随着因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传统新闻传媒上网和网上新闻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传播中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试图通过传媒网站的网页观察、传媒界有关人士访谈及有关文献(包括网上资料)研究,对我国内地传媒网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探讨,并将之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状况,作一番比较。论文指出,我国传媒网站的建设,经过约5年的发展,至2000年已形成媒体联手办网站,规模扩大,新闻信息和服务既走向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又办出特色,影响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在媒体联手共享信息资源、丰富网站的内容并增强特色从而增添网站的吸引力、建立起有广泛影响的传媒网站等几个方面,美国传媒网站均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细加研究。 [关键词]因特网 传媒网站 网上新闻业 Abstract:In res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media websites have become a new scene in the changing media landscape. This paper studies through observing media websites, interviewing some journalists and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edia websit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compares it with that in the Unites States. It observes that through about five years of growth, up till 2000,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websites in China had displayed the trends towards a number of media institutions jointly establishing and operating a website, towards the enlargement of scale, towards providing a diversified and distinctive content, and towards an increase in social influence. 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at in the aspects of a number of media institutions joining hands to sha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en practicing online journalism, of their efforts in enriching website content and improving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so as to increase the attraction of media websites, and of establishing media websites with wide-spread influence, we can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US media practice with operating websites. Key words: Internet; Media Websites; Online Journalism近年来,随着因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传统新闻传媒上网和网上新闻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传播中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试图通过传媒网站的网页观察、传媒界有关人士访谈及有关文献(包括网上资料)研究,对我国内地传媒网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探讨,并将之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状况,作一番比较,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刻的比较研究,从而为我国网络媒体借鉴美国网络媒体的经验,提供参考。 一、从一报/一台/一网站到联手合作 我国与美国传媒上网的实践,都始于报刊上网发布网络版。我国于1994年4月作为第71个国家正式接入因特网。约一年半后,《中国贸易报》在我国内地报纸中率先登上因特网发布网络版。这标志着我国内地新闻传媒业迈出了加盟因特网的第一步。此后不久,又有一些内地报刊进入因特网,其中有的依托一些公用信息网或其它网络服务主站上网,有的则自己单独在因特网上设立网址。[1]我国内地广电传媒于1996年第四季度开始其上网的实践。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网站。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网站。[2]它们分别是我国内地广播和电视领域中领先一步涉足网上传播的机构。总体看来,进入1997年前,我国传媒上网仅处于尝试阶段,在内容更新、网页设计、制作技巧等一系列方面,都尚无法同国际上传媒网站的水准相比。 我国中央级的重要新闻传媒单位,大都于1996年底到1997年初开始其网站建设。例如,《人民日报》社于1997年1月建立网站,将报社所办的系列报刊推上网。进入1997年后,我国内地逐渐有更多的传媒机构新上网。根据有关论文,截至到1998年初《文汇报》推出网络版,我国内地已有59家报纸在因特网上推出网络版。[3]到1998年,我国内地已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笔者曾于1998年-99年上半年对我国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和杭州5个城市若干传媒机构有关人士进行访谈(包括面访和邮寄问卷的书面访谈),访谈结果发现,被访的5家上海新闻机构均在1998年开始进行网上传播,其余4个城市中被访的17家传媒机构的上网起始时间也以1998年居多。有关部门公布的关于传媒网站的资料,也显示1998年起传媒上网态势大为加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表明,至1998年底,已有127家报纸上网。1999年夏天,有关专家在 一次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上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网络版报纸的数量已达270;此外,还有约100家广电机构已建立网站;两家通讯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也已上网。[4]事实表明,进入1998年后,我国内地传媒上网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以往两年多。新闻传媒上网的迅速发展, 曾被评为1998年新闻界10件大事之一。1999年,我国传媒上网热得到持续,到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机构已达700多家。[5]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内地出现了地域内多家传媒机构联手创建大型网站的新现象。北京和上海的传媒的做法,尤具代表性。在北京, 9家主要市属新闻媒体与一家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及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发起创办了千龙新闻网,它于2000年5月8日开通,以“权威、实时、全面、独家”为目标。在上海, 10家上海主要传媒机构联手创建了东方网,它于5月28日开通,定位为:以新闻传播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采劝新闻导入、服务衔接、商务展开”的发展策略。这两家网站综合运用其所依托的媒体的新闻资源,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有关网站内容的讨论将在第二部分展开。) 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声势甚是浩大,有关宣传非常密集。由于宣传得力,加上突破了原有的媒体界限,得以综合利用联手媒体的信息资源,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化,它们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以东方网为例,据其内容部主任苏蓉娟2000年秋季介绍,该网开通后日访问人次稳定在110万左右。 2000年下半年,又传出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携手在网上建立 “报网联盟”的佳话:云南省昆明市的《生活新报》、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南快报》与厦门的万事网2000年下半年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合作组成一个“报网联盟”,准备构建一个东西部人力、自然、经济和社会诸种资源的全方位信息信道,为两地的经济发展服务。[6]它们推出了网址为的“第1视觉”网站。该网站提出了“横看中国,东西特别"的口号和“做大媒体,树立知名品牌”的目标,并称自己联合了《华西都市报》、《厦门商报》等几十家传统媒体,融会东西、辐射全国,以新闻为先导,开设了包括华东视线、活在东土、西部看点、生在西域等在内的一系列特色栏目。[7] 在我国内地传媒网站发展的历程中,由传媒机构单打独斗分别单家建立网站,到若干传媒机构联手合作共同创建大型网站,构成了发展的一个方面。 美国是因特网的诞生地,在网上新闻业的发展中,也走在前沿。世界范围内报刊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发布网络版的实践始于1994年,美国走在最先。据《美国新闻学评论》公布的资料, 1998年12月世界上网络版报纸达4,925家,其中一大半是美国的。[8]到2000年,美国已有55%的杂志推出网络版。[9]美国广电传媒上网者数量也很大。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家广播电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10]美国传媒上网,最初也是一些报刊分别单家建立网站发布网络版。《今日美国》、《圣何塞信使报》、《芝家哥论坛报》等,都是较早发布网络版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舆论绑架”富人与媒体逼视-试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

  • 下一篇文章:论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传媒网站的若干发展趋势:中美传媒网站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传媒网站的若干发展趋势:中美传媒网站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传媒网站的若干发展趋势:中美传媒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