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陆定一的历史遗产      ★★★ 【字体: 】  
陆定一的历史遗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2:36   点击数:[]    

科,打倒摩尔根学派。甚至工厂的设计也只听‘权威’的,设计出来的厂房或机器,都是千篇一律。在文学艺术领域,扶植‘权威’,只有权威才是对的,反对‘权威’就是错误的,都要受到批判。这使我想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时我怀疑,这难道是社会主义的办法吗?但我又不懂,讲不出多少道理。不过,我不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对待科学和艺术问题就应当是这个样子。” 陆定一不赞成这种做法,主张中宣布要减少琐碎的事务,反对形式主义,腾出时间研究一些思想、政治方针问题,更好地体现党的思想领导作用。陆定一强调,“宣传部不能只管党校、出版、地方报纸等具体业务,应该管整个思想战线。”他说,如果中宣部每个处一年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提出一些好建议,递交的报告被中央采用一点,甚至几个字,就算做好了工作。他强调,“中宣部不要取代中央发号施令。如果每个处都想对下发号施令,那么究竟谁是中央呢?”陆定一的实事求是态度,对新闻出版界的唯物主义者是鼓舞,对一切形式主义者却是强有力的告诫。 三、为知识分子、为学术自由仗义执言 1956年1月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他乘势提出中宣部重点做好500万知识分子的工作,力主形成尊重知识、自由讨论的学术空气。提倡学术自由,力戒学阀打压知识界的独立探索,是陆定一给中国留下的最重要的历史遗产。 建国初期,一位1925年入党的老同志学了苏联李森科倡导的米丘林遗传学,而压制不同学派引起他的深思。当时北京农业大学主要负责人认为摩尔根学派的基因说是唯心主义,以粗暴的态度批判和压制赞成摩尔根遗传学的教授。党中央知道了这些情况后,调动了他的工作,让他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了解遗传学知识,但他的思想并没有转变。陆定一看出他的“门户之见”,约他谈话说,物理学、化学找到了物质的原子,后来又分裂了原子,寻找出更小的电子、质子、中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粒子,难道这也是唯心主义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摩尔根学派分裂细胞核,找出脱氧核糖核酸,这是极大的进步,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苏联以米丘林学派为学术权威,不容许摩尔根学派存在和发展,我们不要这样做。应该让摩尔根学派存在和工作,两派平起平坐,各自拿出成绩来,在竞争中证明究竟哪一派是正确的。这个同志经陆定一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尊重遗传学派。由于陆定一部长的努力,生物学界自由探讨的风气开始形成,使我国遗传学的研究成绩远远超过了苏联。 当时有人说,中医是封建主义医学,西医是资本主义医学,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学。在艺术领域,有人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坚决反对其他流派和创作风格。陆定一没有轻率地抹煞某种科学成果,他说,如果在学术问题上拿大帽子扣,说某某学者或某某学派是资产阶级的,可能会把我们中国的大科学家搞掉。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性质的、艺术性质的、技术性质的问题分开。凡是老老实实研究学问的,我们都要给予关心和支持,对他们乱扣帽子是不对的。大科学家没有出名时都标新立异,如果乱扣帽子,就会把他们打死。 郭沫若和范文澜都是当时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但两人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有不同看法。有人主张由中宣部出面裁定对错。陆定一微微一笑,说:“这是学术问题,要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实物,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中宣部不能拍这个板。”陆定一把这件事向毛泽东报告,毛泽东说:“我同意你的意见,如果中宣部管这些事,请马克思当部长,请恩格斯当副部长,再请到列宁当副部长,也还是解决不了。” 此时,全国一些高校党委和省市宣传部对学术上的是非加以干预,傲慢地指手画脚,强令服从自己的观点。有些分管宣传、学术界的党员干部以专门家的身份出现,宣称党不能领导他,而在非党知识分子面前却以党的牌子压人,不许别人批评,只让别人颂扬。这类问题长时间萦绕在陆定一的脑海,引起他的高度重视。在1956年1月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他提出: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我们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这和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是不同的。他们之间的互相批评,决不要戴大帽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技术的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必须与党内、党外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门户之见进行适当的斗争。”陆定一倡导学术自由的主张,坚持科学创新的必由之路,是留给我们的最大历史遗产。 这一年的4月2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陆定一作了长篇发言,毛泽东多次插话。陆定一在发言中,公然为我国生物学界的权威、反对苏联的胡先肃先生辩护,胡当时因为反对苏联的科学政策而遭到批判。陆定一再次强调:“我们中国现在发展科学,向科学进军,有人提出一个主张,把大帽子一扣,说他是资产阶级的,那科学的发展就完蛋了。这样对我们的建设是很不利的。”这里,陆定一虽然没有提出“百家争鸣”这个词,但他主张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要让知识分子自由讨论,不赞成支持一个学派,压制另一个学派,第一个提出党的正确的学术政策。 4月28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肯定了陆定一的观点。他在发言的第五点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作了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提出专家学者和作家应当有思考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创作的自由、辩论的自由和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陆定一是双百方针的奠基者、开拓者,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睿智,不仅体现了豁达的胸襟,而且表现出爱护知识分子的高贵人格。在知识分子受到压制的关头,他敢于仗义执言,他的功德和形象在中国知识界永远闪烁着光辉。 四、中国新闻学高耸的一座灯塔 陆定一的新闻论著揭露了新闻业唯心史观的虚伪,阐扬了正大光明的报人理念,其新闻思想犹如灯塔高耸在记者心中。当倡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不知马克思主义为何物时,陆定一的理念干净利索地扒去了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外衣,成为中共党报学说璀璨的精华,这一历史遗产在世界新闻界都有万古长存的价值。 陆定一创造了唯实的新闻观,论证了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他说,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则是事实 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无论在采访还是在编辑中,都力求尊重客观事实。而唯心论者否认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把新闻解释为某种“性质”,武断地强调离开各种性质就不是新闻。这种“性质”说歪曲了客观现实,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会被它迷惑。我们沿着陆定一指正的方向环视,无论在西方或是在中国,总有人鼓吹这个“性”、那个“性”,重大事件、重大的社会现象出现,如果不符合他那个“性”,就不让报道,害怕人民知道重大的社会情况。 陆定一以“政治性”为例说:“新闻就是政治性本身”,就是把事实与其政治性的关系,头足倒置过来。在阶级社会里,每条新闻归根结底总有其阶级性或政治性,这是对的。但不能因此把政治性作为新闻的性质,“如果仔细一想,就知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对英国报业史上废除知识税的重新解读——从激进主义报业的兴衰看知识税的废除

  • 下一篇文章:王韬生卒日期补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陆定一的历史遗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陆定一的历史遗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陆定一的历史遗产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