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转变方面,我们还面临大量的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宏观调控对出版单位发展有利 ,但是发展要完全靠政府保护也不行,我们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形 成良好的市场秩序,该发展的就发展,该死掉的就让它死掉。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上有 一个基本的方向,就是不铺摊子,不搞重复建设,提高现有企业的规模、效益。比方说 我们要进行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这是我们要发展的一个方式 。在这方面,也不搞行政撮合,由市场选择,形成大中小并举的出版格局,既有影响全 局的大型出版、报业、流通、传媒集团,甚至于跨国集团,又有专业的出版集团发挥它 的优势,还有小型的出版单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大、中、小共同发展的格局。我们 讲的集约化经营,不是光组建那几个大的集团,大家现在听到组建集团就相当反感。不 是组建集团有什么问题,主要是组建的集团现在是改革不到位,它的定位没有找好,他 在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明确,所以集团也陷入两难境地。此外,发展中的技术进步, 品牌意识,走出去战略,这都要靠我们企业单位自行创新,要进一步做好壮大主体、做 强主业的工作。 (三)优化了三大环境。 1.优化了市场环境。中央所有关于市场治理的协调机构,新闻出版总署都是参加者之 一,我们本身在治理文化市场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们长期坚持的“扫黄打 非”斗争,封堵和查缴非法出版物,打击淫秽色情、盗版盗印、深挖地下生产线,治理 “口袋本”、有害卡通和不良电子出版物,查处重大违法出版案件,就是在打击非法出 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市场方面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受到中央一贯的重视,连续10多年中 央办公厅都转发了我们的“行动方案”,这是我们一项做得很成功的工作。再如,对国 内市场的监管,从图书出版、报纸出版、期刊出版、音像出版、网络出版、电子出版, 到我们发行业、印刷复制业、版权业,整个市场执法是全面的,覆盖了六大出版,三个 领域。经常查处各种违规违法的出版活动,这一点,既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做 的最突出的一部分。这对于规范市场起了重要的作用。 2.优化了创新环境。通过我们深入开展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大力保护版权,维护版权 贸易的正常秩序,实施政府软件正版工程等一系列的工作,维护了我们民族创新的能力 和创造了知识创新的环境。经过多年的奋斗,我们全民的版权意识,法律观念开始树立 。我们在国际上也树立了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形象,为外来资本的投资,创造了良好 的环境。过去投资者最担心的就是你侵犯他的知识产权,复制他的核心技术,现在这方 面加强了保护。大家千万不要把版权保护理解为就是保护我们出版的版权,它保护的是 知识创新,一个设计图纸绘出来,一个雕塑雕出来,一段音符写在那里,一本书一篇文 章写成,一幅图画画出来,它就具有了版权,它并不在于你出版不出版,这和出版社的 版权是两个概念。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一说版权保护,还以为就是保护我们的出版。版 权保护是保护创新,保护知识文化技术创新。在重要企业创造民族品牌,创造“中国制 造”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版权保护你是办不到的。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还 要加大保护的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全民的版权意识。可以说,这项工作也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涉及全社会的工作。 3.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千家万户密切关注的一个 问题。一些有害的文化信息,凶杀、暴力、情色、封建迷信等文化的流行,有损于未成 年人健康成长,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产品,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发展,对我 国公民的素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 ,全国贯彻中央的精神,大力治理文化环境。去年新闻出版总署参与了六项文化环境的 治理,特别是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治理,网络游戏的治理,以及卡通、口袋书、校园不 良文化的摊点治理等等。通过这些治理,目前社会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对我们 青少年的成长非常有利。新闻出版总署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地负起责任,做好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的工作,发挥我们的作用 。 十六大以来这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新闻出版战线成绩卓著,在多方面发展了以往的形 势,整个形势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更加有利,我们一定要继续珍惜它、巩固它、发展它、 乘势而上,做好工作。 当然,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头脑清醒,一分为二看形势。在充分看到大好形势的时候, 也还要看到我们行业、工作、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这是我们这个行业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目 前依法行 [align='center'] [/align] 政、深化改革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去年在征求意见时,大家给我们提出意见 ,说你们新闻出版总署的专项治理也太多了,你们布置了16项,加上联合治理就有20多 项,我们怎么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我们一听确有道理,我们这个专项治理太多了地方上 也不好办。但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因为缺乏长效的机制,就得来一件办一件。你要有长 效机制,靠正常工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不会形成气候,也不要你再搞专项治理。大 家在实际工作中感觉到难的也是这个问题,所以总署党组一直强调我们要在探索长效管 理机制方面下功夫,那才能改变被动局面,才能谈得上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 2.对于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由于我们面对的是极其复杂、动 荡的国际形势,同时我们国内也处在深刻变化的过程中,由此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 题和新矛盾。对此,我们研究得还不够,特别是把握它的规律性,还做得不够。大家在 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就是新情况,刚刚研究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来一个新的问 题。如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发行招投标,我们搞了几年试点,我们业内的很多人还不接受 ,这个试点的推广,迟迟下不了决心,这就是一个新情况。本来整个商品的流通已经是 市场机制了,你也得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但是,我们一直担心这样会动摇我们出版的根 基,出版业在很大程度依靠出版发行教材教辅,社会图书的出版发行增长并不快,主要 的基础和资金积累在于教材教辅。我们这个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现在政府 已经在研究基础教育教材国家统一采购,无偿配送的办法,课本重复使用问题,你那个 还没做好,没研究透,这个新的又来了。在传播方面也有新的问题,我们讲的是传统出 版物的管理,但是现在恰恰新的传播方式在新闻文化传播领域猛长,通过手机短信你就 可以看到每天重要的新闻,通过网络就可以传播各种思想文化,传统出版物的管理问题 尚未解决,新的传播技术如网络又带来新的同样严峻的管理问题。我们对这样一些新问 题,要深入地研究,纳入到管理范围之内,很多问题比如说网络出版、短信新闻的管理 确实是亟待解决,传播载体与技术在进步,管理必须与时俱进。 3.改革的动力不足。改革是一件很难的事,它涉及到体制创新、利益调整。利润丰厚 、行业富庶的新闻出版单位,都不想触及既得利益,能成为改革的动力?但是,要发展 必须改革,改革开放是时代潮流,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27年的改革实践说明,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改革是一场革命,要形成一种新体制新机制,形成一种竞 争力,形成一种发展活力,当然就可能牺牲一部分旧体制,一部分既得利益,这是必然 的。有同志问我,你说我们改革的动力在哪里?我们讲这个改革对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体制,对于提高我们出版业竞争力,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对我们整体事业的发展是有 益的,必须要做的。但到他的具体单位,他考虑的是个人利益上的好处。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