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穿越剧专题论文》》》》》
穿越剧流行的传播学解读:以《步步惊心》为例 关于穿越剧热播原因的分析——以《步步惊心》为例 对穿越剧的多维度分析 穿越剧流行背后的文化症候探析 2011年穿越剧年终盘点
摘要:随着人类步入消费社会,人们的欲望不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欲望的“冲动”和“乐趣”激发了人们对通俗性和娱乐性的追求,继而催生了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穿越剧的产生正是顺应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本文从穿越剧产生的时代背景、穿越剧的形式创新和穿越剧的叙事过程建构来阐述中国穿越电视剧的创新叙事。
关键词: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穿越剧;步步惊心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形成消费社会,在文化领域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当代文化由“语言学转向”向“视觉转向”的转化。当下人们已不再停留在阅读文字的层面上,大众要求的是更快速的视觉浏览。电视剧的产生正好顺应了大众的这一要求。本文涉及的穿越剧《步步惊心》是由桐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虽然小说在网络和书市上已然引起了很多关注,但是它真正具有影响力还是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大众在快速的视觉浏览中被穿越剧本身独有的叙事形式吸引,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驻足观赏,这些是穿越剧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穿越剧产生的时代背景
消费社会不依赖于人的需求准则,而是依赖于人的欲望准则,这种欲望准则恰恰以人的感性需求、享乐主义的道德观为基础。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声称:“后现代主义反对美学对生活的证明,结果便是它对本能的完全依赖。对它来说,只有冲动和乐趣才是真实的和肯定的生活,其余无非是精神病和死亡。”这种“冲动”和“乐趣”激发了人们对通俗性和娱乐性的追求,继而催生了大众文化的勃勃生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产品越来越具有商业的消费性,大众文化逐渐从不登大雅之堂到敢于和高雅文化相抗衡,并且以其通俗性和娱乐性获得愈来愈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的文化由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来引导和支配,港台歌曲被主流意识形态视为“靡靡之音”而受到猛烈抨击。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大众”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消费群体”,它支撑起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膨胀。在这场大众文化的浪潮中,电视剧凭借自己在影像叙事和传播特性上的优势,成为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民众精神生活领域的主力。越来越多题材的电视剧活跃在电视屏幕上,从言情剧、警匪剧、偶像剧、家庭伦理剧到紧扣时代脉搏的反腐剧、商战剧等等,类型剧的丰富和成熟正好印证了大工业生产的“复制性”和“模式化”的特征。
随着当下都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尤其是生活中观众的审美心理补偿需求机制的加强,电视剧的模式也有了一些变化,形式上不断创新,其中最显著的也许就是“穿越剧”的出现。
二、穿越剧的形式创新
“叙事文本应该有逻辑性,读者应该信服人物的所作所为是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必须与他们的个性和欲望相联系。也就是人物的行为必须有一些正当的理由,这样读者才能接受所发生的一切,认为它们是合乎逻辑的,有道理的。”穿越剧的主人公虽然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或者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看似不合理不可能存在,但是其叙事方式仍然符合这种叙事文本应该有的“逻辑性”。在穿越剧中,一般性的审美期待转换成一种具有强烈刺激的审美惊奇,在观众的想象空间和观赏趣味被无限扩张和丰富的同时,大众观赏电视剧感受上的非物质化的心理渴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补偿。
距离产生美,所以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穿越剧很好地把握了这一“距离”。首先,大多数穿越剧主人公都是现代人,他们通过种种方式穿越到古代。古代本身就是与现代有着较远时空距离的时代,观众作为审美主体,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发生在古代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审美距离的延伸。其次,穿越剧中到达古代的现代人依然保留现代人的思想和品质,带着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在古代生活,观众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受到来源于穿越剧特有的叙事形式(责任编辑/范秀利)的阻碍,在这种由距离造成的阻碍解除之后,无疑给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带来惊奇的审美体验。
穿越剧大多是古装剧和言情剧的结合,利用时空的交换达到形式上的创新。美国学者考维尔蒂曾经提出“程式”与“形式”的概念,他认为:“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混合着两种因素:因袭与创新。因袭是这样一些因素,它们是创造者及其观众都预先知道的———由诸如大众钟爱的情节、老套的人物、公众的观念、众所周知的譬喻以及其他语言手段等等组成。另一方面,创新因素则是创造者匠心独运的产物,诸如新型的人物、观念或语言形式。”与此相对应“,程式是构造文化产品的传统体系……形式是作品结构的新创体系。正如因袭与创新一样,程式与形式之间的区别也可被设想为两极间的连续统一体,一极是传统因素的传统化构造……另一极则是对新创东西作完全创造性的安排。”穿越剧中对古装剧和言情剧情节安排及人物设置就是因袭了传统,但是把现代人放入古代社会环境中并发生一系列可能在古代社会根本不会发生的故事,这就是穿越剧匠心独运的形式创新。
电视剧《步步惊心》中既有康熙年间阿哥们为谋求皇位的明争暗斗,也有若曦与八阿哥和四阿哥的情感纠葛,这就是糅合了古装剧和言情剧中经常出现的情节。若曦不但姿色不凡,而且处理起事情也是思虑周全面面俱到,四阿哥胤一心想谋求皇位但又痴情用心,八阿哥胤更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这样的人物设置无疑是符合了言情剧对男女主角的要求。这些都是因袭了传统古装剧和言情剧中常有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形象安排。若曦作为一个21世纪的女性,回到清朝的康熙年间,自然给观众带来一种形式上的吸引。
三、穿越剧的叙事过程建构
(一)人物呈现穿越剧的人物必须包含一个与电视剧整体历史时段不相适应的角色,有的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比如电视剧《宫锁心玉》中的晴川;有的是古代人穿越到现代,比如《九五至尊》中的马大虾;有的是由男性来完成穿越,比如《寻秦记》中的项少龙;有的是由女性来完成穿越,比如《步步惊心》中的马尔泰若曦。大多数的穿越剧都是女性的穿越,这其实是在用一种创新的叙事表现现代的女性意识。穿越剧中的女主人公往往都具有特立独行的举动、敢于抗争的性格,甚至不时耍些小聪明的个性,事实上这些都是来自于假定女性在古代具有知识、能力和独立思想这样的身份,这种身份的假定源发于现代意识,营造出现代女性前所未有的优越感,从而吸引现代的女性观众。在《步步惊心》第一集中,若曦的姐姐若兰受到嫡福晋的欺负,若曦义愤填膺的说了这样一段话:“像你这种人才,根本犯不着困在这里,跟别的女人分享一个男人。实话实说,做女人也要有尊严,不靠别人,自己也可以撑起半边天,就算终生不嫁又怎么的,乐得自由自在,何必受那种窝囊气。”清朝大将军的女儿说的这样一番宣扬女性独立的话,符合当代女性的想法,现代女性观众都会赞同这样的言论。但是若兰听了若曦这一段话后的反应是,“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怎么可以说得出口呢,难道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吗?”这种强调女性独立的带有强烈现代意识的言论被清朝的女性当做是“大逆不道”,并且是不合“身份”。
以带有鲜明现代女性特征的若曦为线索,引出以四阿哥胤和八阿哥胤为首的众位阿哥们,这些人物一一登场,在皇宫里上演一幕幕权力斗争和情感纠葛。
(二)情节设置
穿越剧描述的大多是主人公由一个时代穿越到另一个时代后发生的事情。《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