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报刊编校质量.胡小勇      ★★★ 【字体: 】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报刊编校质量.胡小勇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1 20:50:17   点击数:[]    

关机制,以保持校对队伍的稳定,促进校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是校对工作的基础,校对工作与信息密切相关。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电子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运用现代校对手段开展校对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有效的信息资源在校对文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网络信息做好校对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做个“有心人”

曾经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央广新闻”,女主持人说,“明天中韩女篮将进行决赛,争夺冠亚军。”(大意)此言差矣!争夺的应该是“冠军”,而不是“冠亚军”。因为,这两个队,无论谁赢谁输,最少也是亚军了。这个亚军,已经到手,根本无须争夺。这个错误,可能是编辑造成的,但反应敏捷而灵活的主持人是可以想办法补救的。如果这样的句子出现在我们的报纸、期刊、图书中就更不应该了,说明校对人员只用了眼,没用脑。校对稿子,不能一目十行,要走脑子!有人认为,只要识字就能做编辑校对,此言差矣!没有点责任心和真本事,还真当不好编辑校对!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校对时用眼不用脑的害处:一本书中说道:宁波市某区江南村面积18万平方公里。天哪!这怎么可能呢?浙江省才有多大面积?也不过约10万平方公里。一个江南村倒超过浙江全省的面积?怀疑多了一个“万”字,经百度证实: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可怕的是,此书是培训教材,已经几审几校,马上要付印了,居然还有这样的错,吓人不?可见网络对我们的校对起到重要作用。

2.学会质疑,敢于质疑

2010年5月27日《北京晚报》第45版“五色土副刊/每日连载”选登周为筠的新作《悬崖边的贵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说:“年老体迈的宋美龄无法再出来主持大局,只能任由台湾政局的发展。”这句话稍不留神,一扫而过.读起来也很通顺。经过百度一搜,确实没有年老体迈这个成语。“年老体迈”不通。“迈”,字义之一是“老”,可以说“年迈”、“老迈”、“高迈”、“朽迈”,不能说“体迈”。这四个字可以改为“年老体衰”或“年老体弱”。再比如:2010年5月13日《北京晚报》第43版“五色土副刊”刊登了王晓宇的文章《和花朵儿对话的母亲》,文中说:只当母亲是喜欢花儿,所以回家时,会特地去花市选择一些稀有品种,带回家送给母亲,觉得这是内心里要表达与母亲亲近的最好媒介。谁知母亲却皱着眉头埋怨:“花那么贵的钱买这些东西干吗?越名贵的品种越难种。”此处的“那么贵的钱”似乎不怎么好。东西可以说“贵”“贱”,钱不能说“贵”“贱”,可以说“钱多”“钱少”。除非是买假币,可以说贵了贱了的。大家如果到百度或谷歌去搜一下,确实没有钱的“贵”“贱”之说。

3.多动脑,勤动手

校对时,要多动脑,勤动手。比如:《北京青年报》2006年12月15日D7版转载)聂力的《山高水长》一文,聂力将军的原话是:“事后,父亲在给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报告中,讲道:‘在自己国土上用导弹进行核试验,并且一次就百分之百地成功,这在国际上是一个重大创举……从第一次核爆炸到小型化核弹头,美国用了十三年(1945-1958),前苏联用了六年(1949-1955),我们只用了两年,比美国快六倍半,比前苏联快三倍。”’你看:中国用两年,“前苏联”用六年,中国的速度是苏联的三倍,那么中国的速度比苏联快两倍才对啊!同样,中国用两年,美国用了十三年,中国的速度是美国的六倍半,中国的速度应该比美国快五倍半才对啊!是聂荣臻元帅计算错了,还是聂力将军计算错了?图书编辑(校对)和报纸编辑(校对)看稿子时要动一下脑子,亲手算一算,不能只看文字通顺就行了。这样的问题,走黑马(一种文字校对软件)也是无法发现的,只能靠编校人员的责任心、学识和经验来纠正了。

四、结束语

编校工作是报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而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直接关系到报刊的质量。编辑、校对文稿过程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信息的正确选择和有效利用。报刊人必须自觉培养和提高信息检索和利用的能力,了解和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知识和方法,熟悉常用数据库的检索指令和步骤,快速搜寻相关信息,养成捕捉信息的习惯,多动手实践。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提炼,系统地加以综合利用,对提高编辑水平和技能十分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任丽.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的嬗变[J].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2008 (1):59-60.

[2] 韦瑞兰.护理论文缺陷分析与纠正[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1):857-858.

[3] GB/T 7714-2005文后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 齐秀娟,江鹰.浅议校对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的建设[J].中国编辑,2010(6):78-81.

基金项目: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研究会重点研究课题(GZXB22010005)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下一篇文章:消费社会语境下中国穿越电视剧的创新叙事-以《步步惊心》为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报刊编校质量.胡小勇”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报刊编校质量.胡小勇”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报刊编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