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文评史评

上一页  [1] [2] 


Tags: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一个伪问题?抑或必须直面的现实?      ★★★ 【字体: 】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一个伪问题?抑或必须直面的现实?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35:33   点击数:[]    

件。道家的“弃圣绝智”,佛教的“所知障”,则有这个意思。
  因此把“新写实”和实验性小说看作后现代主义,至少从外在表征上说得过去。当然,它们所针对的“人本主义”和“理性”被加进了特定的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内容:这就是集体理性,而非西方的个体理性,但仍然属于现代观念。这种集体理性与封建主义有一定联系。同时中国的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同道也有共同任务。
  本谈话所涉及的一些新书:
  1.《差异》第一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杜特著,温特海德堡大学出版社,1993年。
  3.《图像时代》,阿莱斯·埃尔雅维茨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虚构与想像——文学人类学疆界》,沃尔夫冈·伊塞尔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互文性

  • 下一篇文章:审美话语的现代表意实践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一个伪问题?抑或必须直面的现实?”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一个伪问题?抑或必须直面的现实?”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
  • ››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
  • ››方位成分语义指向分析
  •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
  • ››“虹”与《彩虹几度》
  •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 ››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对文学批评...
  •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
  • ››陈铨研究综述
  • ››奇幻文学的叙事时空
  •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当代奇卡诺文学...
  • ››后现代文化中的课程论困境
  • ››后现代企业的文化管理战略(二)
  • ››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战略
  • ››后现代法学的知识谱系
  • ››后现代法学的主题词
  • ››后现代思潮与中国法学和法制
  • ››后现代价值观和文化相对论
  •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 ››后现代主义与身份的艺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