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大量的农村打工族涌进城市,由于条件的种种限制,他们的子女无法带在身边,只好由单亲(夫或妻一方)抚养、监护,或者由父母、亲朋好友代为抚养、监护,这些由单亲抚养、监护或被代为抚养、监护的儿童,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成长欠缺多方面的物质生活要素和精神生活要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国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是一代代儿童接力推进的社会长河。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娃娃抓起”,这是历史的警世恒言。笔者旨在就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条件、受教育状况以及权益的保护现状,提出一管之见,以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全社会的保护。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关注成长 保护权益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根据人民网中国妇联新闻①,全国妇联调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笔者通过对本地区的部分市、县的乡镇作抽样调查,通过对部分中、小学校及民政部门进行走访调查,通过电话进行一定范围的咨询调查,通过向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查阅、对比各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统计数据,结合自己的办案经历,对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就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条件、受教育状况以及权益的保护现状浅谈所见所闻,并提出粗陋见解,以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权益保护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一)、调查实录
笔者调查黔东某县一位六十多岁的刘姓农户,她的老伴去年去世了。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生有一男一女;二儿子生的是二女一男,男孩属于超生儿;三儿子生有两个女孩。调查时一位邻居风趣的说因为计划生育抓得紧,否则老三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老妇人说她的三个儿子儿媳都在浙江温州打工,留下孙儿孙女七个和她在家,由她照料;她养有一头母猪、两头肥猪、一匹马,还要耕种自己和三个儿子的田土,太累了,根本没有时间去顾及小孩的学习。老妇人苦笑着说,平时村寨上有红喜白事,在乡下是八个人坐一桌,她和七个孙儿孙女整好一桌,吃一桌席,羞死人了。
笔者到这位刘姓农户的孙子孙女就读的学校走访调查,校长姓程,将要退休,程校长说他教书近40年了,以前的学生好教也好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在校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是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就是由亲戚看管,这些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差;有的性情孤僻,胆小怕事,被人欺负不敢报告老师,只会哭,见人就躲,不合群;有的无所顾忌,胆大妄为,打群架,打同学,砸玻璃,不服管。像这样的学生大多不交作业,课堂纪律差,考试有不良行为。程校长叹息说人老了不得不服老啊。
笔者走访调查过多所中学,调查过不同类别的学生,也调查过不同班级的老师,总体的印象是,现在的中学生从主流看是好的,不思进取的也不少,在校捣乱、糊混的也大有人在。
笔者通过向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查阅、对比各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统计数据,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已经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社会热点问题。
(二)、亲历案例
案例一、今年7月,笔者承办过一起留守儿童刑事犯罪案件,当事人姓高,刚过完14周岁生日的第3天,与一位比自己大3个月的邱姓伙伴晚上从网吧出来,二人买了刀具,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守候抢劫行人。当晚深夜1时许目标出现,二人实施抢劫,先是用刀威胁、挟持行人高某到小巷深处,逼问把钱交出来,继而进行搜身,在遭到反抗后,二人向被抢者臀部、大腿等处刺了二十余刀后,逃离现场。第二天他们又回到作案现场查看、了解受害者的伤势情况被守候的侦查人员当场抓获。
笔者在看守所会见这位姓高的当事人时,问他为什么去抢劫,他说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自己跟随姑妈住,姑妈管吃管住不用愁,平时父母给自己寄得有钱,就是学习跟不上,经常到网吧去玩。开始老板放些A片看了很刺激,要想自己看A片就得付钱网上才给密码,看上瘾后,钱就不够用了,有朋友壮胆就做了。
案例二、在一所九年制学校九年级一班,一位姓杨的学生,他是该班的班长,个子长得高,也很帅气。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的了他的命运,他因为偷割通讯电缆线被劳教。
笔者在劳教所会见这位留守儿童时,问他因为什么事情才发展今天这个结局。他哭着说,羞死人了,我没有脸面见我的爸妈也没法跟他们讲。经过开导,他终于说出了原委。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这位姓杨的学生去离学校不远的镇上一家理发店理发,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女生给他理发,他毫不在意,当洗头的时候,那女的把他从外间带到里屋去洗头;她让他低下头去才好洗头,当他低头的时候看见那女的没有穿内裤,下身裸露在他眼前,他惊呆了;他说十多分钟我一直在看,一清二楚,简直无法控制自己;后来那女的干脆说看饱了没有?想不想搞?就这样他们发生了性关系。那女的说不能白搞,要拿钱,没钱就想办法搞点好东西给她,只要想搞什么时候都可以。一开始他把家里好吃的东西偷偷拿出来,到后来确实没有拿的了,就才干偷割通讯电缆线的事,真是后悔死了。
案例三、笔者所在地区某县的乡村某小学,2008年3月17号傍晚五时许,一位就读该校三年级的小学生潘某从教学楼二楼摔到底层造成颅骨破裂,医治无效于第三天早上死亡。在外打工的潘某的家长闻讯回来后和校方交涉,后校方只赔偿2600元,这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笔者接受过该案有关赔偿金方面的电话咨询,笔者呼吁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应当得到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充分的保护。
二、热点问题
留守儿童长期脱离父母,异地生活,这些留守儿童在生存条件、教育、生活、心理方面,普遍存在问题:
(一)、价值取向问题
夫妻在外打工无法照顾孩子,而是由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照顾,从而会产生内疚感,不得不迁就孩子,在物质、金钱上加大付出,以平衡心理的负疚感。相反却忽略了对子女的伦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养成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更有甚者有的孩子热衷于吃喝玩乐,小小年纪谈情说爱,早恋、网恋,变态追求奇装异服、奇异发式,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思进取,部分留守儿童已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认为读书无用,把自己的父母打工挣钱视为榜样,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学习成绩持续下降。这就是价值取向走向反面的真实写照。
(二)、家庭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朋好友一起生活,隔代监护、代为监护对孩子在监护的力度上因为害怕伤害感情,不敢正面、全面、彻底的纠正、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造成监护缺失;相反在物质、金钱上给予的较多,孩子的无理要求也不加以制止,对精神上关注的较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疑难不能得到妥善、及时解决。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隔代抚养、监护形成的代沟问题更加明显也更加突出。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钱,比在家务农时的收入要高,用于补偿孩子和老人的费用明显提高,致使更多的留守儿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生活优越感较强,无原则的迁就孩子的做法,使得家庭教育方法失当和扭曲,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受亲情关系的直接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期在外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性情淡漠问题是最严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