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判断和慎重选择有效的方法。以律师为例,其中涵盖了从如何处理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培养律师技能和职业热情等广泛的问题。显然,这些技能及责任心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等在一般道德教育中是无法学到的,也不可能是无师自通的,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补习大学课程的状况。 四、当前完善法学教育的思路 综上所述,我国法学教育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培养。其引发的弊端及局限性已经显现出来,那么,如何弥补这一缺陷,并通过法学教育的改革为我国培养知识型和能力型二者兼备的法律人才。笔者认为,起源于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为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法律诊所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的产物。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促使法学院的学生重视职业责任和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法律诊所教育”不仅重视其为社会提供公正服务的功能,同样强调其教学、训练的价值。多年来,作为法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诊所教育”在美国法学院校中已占有一席之地。教育方法和教育意义、及实践在“法律诊所教育”中重要位置是值得我们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借鉴。可喜的是,国内有高校已开始逐步认识到国外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共七所院校,已开始逐步将“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模式引入国内法律教学实践,以期改变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实践性的法律人。 杨云霞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