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超越启蒙心态      ★★★ 【字体: 】  
超越启蒙心态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2:59:52   点击数:[]    

是否正确或合理时,本土观点可以给我们带来灵感。

  当然,我并非建议大家对“原初意识”产生任何浪漫的爱慕或怀旧的感伤。我想说明的是,作为启蒙心态的受益者和受害者,我们用所有这三种可获得的精神资源,丰富、转化、重建我们的公共遗产,以之表示我们对它的忠诚,从而树立起一种真正促进全球团结的意识。我们正着手从启蒙运动自己的核心中开发第四种精神资源。这样说可能并不过分。我们进行有训练的反思,共同行动而非单纯斗争。这是向宗教领袖和伦理教师所构想的“创造地带”迈进的第一步。女权主义者对传统的批评,对环境的关心,对宗教多元论的宣传,都明显地表现出这种新的团体自觉的批判意识。启蒙心态信仰理性、自由、平等、人权和正义。在不破坏也不放弃这些的情况下,超越启蒙心态,需要把现代性作为一个象征,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进行全面的重新考察。

  现代性中的传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它是我们重新考察现代性或现代化的基础。把传统和现代性看作是两种不能并立的生活形式,对它们做二元论的思考,将不得不让位于一种更细致的研究。这种研究探讨的是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绵延不断的相互作用。在这里,“现代性”是作为“合理化”(根据韦伯斯特的定义)的认识结果, “传统”则是作为“心灵的习惯”(从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借来的一个表达)。现代性中的传统并非只是被动放置到现代意识中的历史沉淀物。就功能而言,传统对现代性并非只是起着抑制作用。恰恰相反,它们既是束缚力,又是加强力,能在任何特定的社会勾画出现代性的特有轮廓。因此,当我们讨论现代化的进程时,把传统弃置为无用的残余范畴,这在思想上是幼稚的,在方法上是错误的。确实,现代化是一个极为不同的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同质的、全面西化的过程。为了懂得这一点,我们有必要研究现代性中的传统。

  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市场经济、民主政府和个人主义是现代性中不可分离的三个成分。他可能是对的。战后的时代看来已经开创了一个新世界,在其中,市场化、民主化和个人主义是新的地球村的显著特征。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崩溃给人这样的印象:是市场经济而非计划经济,是民主政府而非专制政府,是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而非集体主义的生活方式,代表着将来的潮流。“历史的终结”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类发展阶段,在其中仅仅只有先进的发达社会起着支配作用。不管我们是否相信 “历史的终结”,我们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全球化的力量通过大量的网络,真真切切地把地球捆绑成一个对话共同体。其结果是:相隔不论多远,都不会阻碍电子交流;在地域上接近,并不必然有真正的接触;我们可能和数千里以外的同伴经常对话,然而常常与我们的邻居、同事和亲戚形同路人。

  地球村不是真正的家,可是却真实地存在着。它的到来,无论如何不适合人类的繁荣。与儒家传统的“太和”理想相反,地球村展示的是:巨大的差距、严格的区分、森严的界限、可怕的混乱和彻底的歧视。世界被挤进一个互相联系的、生态的、金融的、商业的、贸易的、电子的系统。它从来没有在财富上、影响上、力量上产生如此大的差距。人们想象的、甚至 期待的地球村的到来,远远不能成为人们欢庆的理由。

  在世界历史上,富人与穷人、统治者与边缘人、讲话者与沉默者、入流者与圈外人、消息灵通者与消息闭塞者、联系广泛者与孤独寂寞者,它们之间的对比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显著。从世界系统中获益的那些富有的、占统治地位的、有发言权的、入流的、消息灵通的、联系广泛的人,组成了无数跨国网络组织。在迈向统治宝座的过程中,他们把距离、伦理界限、文化多样性、宗教排外主义、国家主权都变得微不足道。另一方面,同一条街的居民在获取信息、思想、实体资源(比如钱)、非物质性商品(比如特权)的渠道上,有极大的差距。同一电子区的人认同的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俗习惯、世界观可能存在尖锐的矛盾。他们也可能以不可比较的方式感受着人类存在的基本分类。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存在的有与无的尖锐对比,从确凿的实证数据很容易就可看出。而且,大众媒体鼓吹炫耀性消费,极大地加剧了相对贫穷感。甚至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比如北美、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和其他西欧国家,以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弥漫着不满、焦虑和失望。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专门投向那些二战结束以来让世界改头换面的强流(科学、技术、交通、贸易、金融、娱乐、旅行、游览、移民、疾病),我们很容易受到误导,以致错误地相信,世界变化如此巨大,新生的全球力量在毫不顾及我们继承的历史实际和文化实际的情况下,改造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们在20世纪末对本世纪最有意义的反思之一是,认识到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同质化,现代化在国内外既在强化也在弱化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宗教的矛盾。原初联系(种族、语言、性别、地域、阶级和信仰)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在内形成防御性的文化认同,在外形成激进的宗教排外政策。它的出现使那些注重实际的全球思想家开发新的思想资源以理解这个时代的精神。国际主义者(包括一些最老练的世界局势分析家)通常把原初联系看作是宗教团体支持的,全球化必然进程的阻力,判定它们不会有持久发展的动力。这是幼稚而愚蠢的。我们在波斯尼亚、非洲、斯里兰卡和印度见到的不仅仅是反对全球一体化的“分裂”(fragmentization)。我们很清楚,美国的种族主义,加拿大的“语言问题”,三种主要的一神论宗教中的原教旨主义,都潜伏着爆炸的力量。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寻根是一个全球现象。

  我们在全球正面临着两种相互抵触的力量,甚至是两种相互矛盾的力量:国际化(全球化)和本土化(社群化)。联合国是基于国际化的精神而成立的。它现在必须处理与根有关的问题(以上说的原初联系都属于根的问题)。科学、技术、大众传媒、贸易、旅游、金融、移民和疾病的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进度,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尽管如此,本土或部落感情的广度和深度,不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都不可能被启蒙运动的工具理性、个人自由、斤斤计较、物质进步和权利意识的价值观轻易改变。人们如果能在伦理上意识到,任何形式的修身、谈判、正义、同情、礼仪、责任意识、个人尊严、内在价值感都要合乎情理,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弹性力量和爆炸力量。

  儒家认为,人不仅仅是理性的存在、政治的动物、工具使用者或语言的运用者。他们看来已经有意识地放弃了归约主义者的模式。他们用五个互相联系的观点给人下了定义:

  1.人类是感性的存在。他们不仅能在两个人和更多人之间形成内在的共鸣,也能与其它动物、植物、树木、山川、河流、直到自然整体,形成内在的共鸣。

  2.人类是社会的存在。作为孤独的个体,人类与地球王国上的其他成员相比是软弱的。但是,如果他们组织起社会,他们就拥有了内在的力量,不仅能活下来,还能繁荣昌盛。人类相互作用的各种网络结构展示的人际关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必要的。我们的社会决定了我们的特征。

  3.人类是政治的存在。这句话的意义是,就等级、地位和权力而言,人的生物本性和社会命运对人际关系做出了区分。儒家虽然坚持这人造的界限是变动的,但是他们承认“差别”对实现社会的有机而非机械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在一个讲究仁义的社会里,社会的有机团结,既是公平原则的中心目标,也是公正实践的首要目的。

  4.人类是历史的存在。他们分享集体的记忆、文化的记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心灵的习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法律的与时俱进

  • 下一篇文章:论法律原则的地位(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超越启蒙心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超越启蒙心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超越启蒙心态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