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 |
|
|||||
从人治走向法治——— 中国行政法十年回顾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8:16:09 点击数:[]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3、67、71、73条。 20 行政诉讼制度具有多重性质,首先,它是一种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如同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争议的制度一样;其次,它是一种行政救济制度,通过民告官,为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侵犯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法律救济;第三,它是一种行政责任制度,法院通过判决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责令实施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包括行政赔偿在内的各种法律责任;最后,它是一种行政法制监督制度,国家通过司法审查的形式,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情况实施监督。 21 如肖凤城的《行政程序初探》(《行政法学研究》1988年第1期);于安的《政府立法活动的程序法法律化》(《中国法制报》1987年11月18日);罗豪才、杜纲建等合写的《促进行政程序的民主化、制度化》(《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应松年的《论行政程序法》(《中国法学》1990年第1期);笔者的《行政程序立法模式选择》(《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章剑生的《行政程序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江必新、周卫平的《行政程序法概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版)等。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