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浅谈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以事立案”      ★★★ 【字体: 】  
浅谈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以事立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03:37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根据案件管辖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一般采取的是“以人立案”,这种做法既违背了立法原意,又严重束缚了办案人员的手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侦查。新刑诉法实行的无罪推定原则,扩大了当事人的权利,对刑事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不更新执法理念,必然会影响检察职能的行使。为了更好地行使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职能,用足、用活、用好各种侦查手段,检察机关应当积极推行“以事立案”。本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的。首先介绍“以事立案”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刑诉法第八十三条、八十六条的规定,从两条规定中可以看出,人民检察院对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根据案件不同的情况既可以“以事立案”又可以“以人立案”。接着,讲“以事立案”的必要性。从迅速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及时运用侦查手段取得犯罪证据的需要;排除干扰的需要;尽快捕捉犯罪嫌疑人的需要;制止犯罪危害继续扩大的需要;固定证据、保全证据的需要;克服侦查工作的被动局面的需要这七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论述“以事立案”的运用。从“以事立案”的条件;“以事立案”的操作程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讲“以事立案”的优越性。从“以事立案”能较好地隐蔽侦查意图,有利于秘密侦查;“以事立案”能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有效地避免说情干扰,排除阻力,有利于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以事立案”能及时、充分、正确地运用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以事立案”能减小负面效应四个方面进行。最后,讲“以事立案”亟需解决的问题,即更新立案观念;改变传统的做法;改革考核制度。

关键词:检察机关   自行侦查   “以事立案”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根据案件管辖的范围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一般都采用先初查的方法,通过初查不仅要求掌握足够的犯罪事实,而且还要求明确犯罪嫌疑人,二者条件同时具备才能决定立案,即“以人立案”。这种做法,既违背了立法原意,又严重束缚了办案人员的手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侦查。新刑事诉讼法实行的无罪推定原则,扩大了当事人的权利,对刑事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我们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固步自封,束缚手脚,必然会影响检察职能的行使。为了更好地行使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能,用足,用好,用活各种侦查手段,检察机关应当积极推行“以事立案”。

一、“以事立案”的法律依据

修改后的刑诉法第八十三条、八十六条分别规定:“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有犯罪事实。有犯罪事实,也称事实要件,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发生,而且危害社会的行为已达到犯罪的程度,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也称法律条件。需要追究形式责任是指根据刑事法律的规定,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由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并需要启动侦查、起诉或审判程序等。只有同时具备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两个要件才能够立案,显然法律规定的是“以事立案”。这两条规定中指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就是指的犯罪的事和人根据这些规定人民检察院完全可以和公安机关一样对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根据案件不同的情况既可以“以事立案”又可以“以人立案”。

二、“以事立案”的必要性

对于已知犯罪行为造成社会危害严重后果的,犯罪分子一时无法确认或犯罪嫌疑人在逃的,要查清犯罪事实光靠一般调查手段是不行的。检察机关必须“以事立案”,这是因为:

(一)、是迅速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

要查明案件事实,有时仅一般调查手段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侦查人员为了弄清某些事实,需要鉴定、勘验、检查、搜查、讯问犯罪嫌疑人等,但这些强制性的手段,必须要立案后才能使用。要弄清案情,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很重要,只有立案后,我们才可以依法传唤嫌疑人,无故不到还可以拘传,保证了案件的顺利进行。如检察机关在办理民警潘某非法拘禁案件时,为了迅速查明案件事实,首先决定先找同案犯袁某谈话。本想不打草惊蛇,采用“通知”的方式通知他当晚来检察院谈话,但其爱人是警校的教师,懂得法律,对承办人员说:“我丈夫今天没空,明天有空的话去”。承办人员马上意识到,如果不立即带他到院里,他一串供,同案犯罪嫌疑人将一溜而空,到时不仅不能一网打尽,就是连证实潘某犯罪的证词也没有。所以承办人员坚持要求袁某立即到院谈话,其妻说:“你们凭什么硬要我丈夫现在跟你们去”。由于检察机关对此已“以事立案”了,所以不仅带上了传票,并告知无故不到将予以拘传,其爱人见此情况后,只得让其丈夫当场跟侦查人员走,检察机关顺利查清了案件事实。事后侦查人员了解到,如果当晚不将袁某传唤到检察院,袁就会出逃。如果要等案情全查清在立案,再使用侦查手段,势必将贻误战机,不利于案件的侦破。

(二)、及时运用侦查手段取得犯罪证据的需要

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中经常碰到一对一的证据,有一方不开口的案件就很难办下去。检察机关在办理公安干警许某徇私舞弊案中,被包庇的犯罪嫌疑人庄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将许某如何包庇他,他给许某的好处全部作了供认,认罪态度较好。考虑到许某是从事刑事侦查30年警龄的老公安,又是一对一的证据,为了迅速取得许某的徇私舞弊罪证,侦查人员做通了庄某的思想工作,他表示愿意配合侦查工作,争取立功赎罪。侦查人员让庄带着微型录音机与许某谈此事,由于侦查人员是秘密传唤庄某的,所以没有引起许某的怀疑,顺利地将两人谈话中有关许某的犯罪事实的语言全部录下来,为顺利查获许某徇私舞弊案提供了证据。

(三)、排除办案干扰的需要

职务犯罪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和部门的利益,一般调查容易产生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影响,有些部门的人非但不支持公正执法,而且千方百计设置障碍予以阻挠,如查看账册凭证、勘验现场、找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等都不予配合,特别是找有关人员谈话,他们不予配合或故意说谎,承办人员也无法予以制止或追究其伪证责任。因为伪证罪只发生在侦查和审判阶段。而采用“以事立案”后,这些干扰就会得到排除。

(四)、尽快捕捉犯罪嫌疑人的需要

“以人立案”,既要将材料、证据搞准核实,且与具体的人对上号。这就很难做到不惊动犯罪嫌疑人,所以经常造成犯罪嫌疑人逃跑而不能立案,因为没有立案,又无法利用通辑和其他技侦手段来捉拿犯罪嫌疑人归案,造成了恶性循环,使许多案件搁浅。“以事立案”后就能克服这些不足,他不仅能减少惊动犯罪嫌疑人而使之逃跑,且即使犯罪嫌疑人逃跑的,我们也能利用侦查手段将其缉拿归案。如检察机关在办理吴某特大玩忽职守造成一千余万元损失和挪用一百余万元用于赌博而逃跑的案件线索时,在没有犯罪嫌疑人的任何口供下,检察机关果断立案,并采用了技侦手段,就在他打给其情妇的电话中,监听到他在云南省某县一个朋友家。检察机关立即派员与当地司法机关联系,顺利地将潜逃在外半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检察机关从使用技侦手段到抓住吴某仅用了五天时间,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以事立案”的话,技侦措施是不能使用的。

(五)、制止犯罪危害继续扩大的需要

实践中许多案件因一时拿不准,不能立案,没有强有力的措施而造成犯罪嫌疑人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刑事立案监督

  • 下一篇文章:对犯罪中止若干问题的思考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谈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以事立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谈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以事立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浅谈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以事立案...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