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论雇佣犯罪      ★★★ 【字体: 】  
论雇佣犯罪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03:2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论文摘要

雇佣犯罪是指雇主与受雇人事先就某种犯罪达成协议,约定以雇主事前或事后给付报酬为条件,受雇人为其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的一种共同犯罪形式。本文在对雇佣犯罪问题进行探讨时,共分了六个部分,除引论和结语外,主体内容有四个部分。首先研讨雇佣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揭示雇佣犯罪的本质——共同犯罪;然后,分析当前我国雇佣犯罪急剧增长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雇佣犯罪与犯罪停止形态的关系;最后通过对雇佣犯罪刑事责任的研究,论证雇佣犯罪的刑事责任不同于一般犯罪的特质,进而提出雇佣犯罪刑事责任的一般性确定的问题。

关键词:雇佣犯罪  概念  特征  形态  刑事责任

一、引论
雇佣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既可以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又不用自己出面动手,从而避人耳目,甚至逃避法律制裁,因而受到许多犯罪分子的“青睐”。从世界范围来看,雇佣犯罪已经成为跨国有组织犯罪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一段时间以来,雇佣犯罪案件频频发生,涉及面之广、数量之多,令人担忧。一些国家干部雇佣他人进行犯罪的现象,在此类案件中也占有相当比重,更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从已发生的这类案件来看,所涉及的罪名大多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等。从理论上分析,除了过失犯罪外,大多数犯罪都有可能以雇佣犯罪的形式出现。当然,某些只有特定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除外。从实践分析,雇佣犯罪大都带有暴力性质,因而常见的仍是那些杀人、伤害之类的针对人身的案件。从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看,除了上述政府官员之间常见的政治上的争权夺利、排除异己外,报复因素也占有相当比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几乎所有雇佣犯罪案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报复的因素。另外,因经济上的利益纠纷或者感情纠葛,也会引发雇佣犯罪。
可以说,雇佣犯罪现在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犯罪现象,但是我国刑法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刑法理论界对此也鲜有论及,这对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适用刑法提出了一个难题。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当务之急,这不仅仅是立法上的问题,也须在理论上予以研究。本文拟通过对雇佣犯罪问题的探讨,以便澄清刑法理论困惑,解决司法实务中的纷争。
二、雇佣犯罪的确定
(一)雇佣犯罪的概念
研究雇佣犯罪,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准确界定雇佣犯罪的定义。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有关雇佣犯罪的涵义表述大致相同,如“雇佣犯罪是指一方以提供报酬为条件,要求另一方实施特定犯罪的行为”; “雇佣犯罪是指雇主与受雇人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由雇主一方提供一定报酬,受雇人一方接受报酬并为其实施一定犯罪行为的犯罪形式”; “雇佣犯罪是以金钱关系为基础,由雇佣者出资收买受雇者,受雇佣者按照雇佣者的旨意所实施的犯罪。”
笔者认为,雇佣犯罪的定义应界定为:指雇主与受雇人事先就某种犯罪达成协议,约定以雇主事前或事后给付报酬为条件,受雇人为其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的一种共同犯罪形式。因为在司法实践中,雇主为受雇人提供的利益不仅限于金钱和财产性利益,还包括安排工作、晋升职务、提供色情服务等非财产性利益。显然,这些利益也应当纳入雇佣犯罪中双方约定的利益范围。并且,在有的雇佣案件中,雇主除雇请他人外自己也亲自参与实施犯罪,自己甚至在共同实施行为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而受雇人仅起次要作用。
(二)雇佣犯罪的本质
雇佣犯罪的主体有两方,即雇主和受雇人。因为有雇,才有佣,两个是对应关系。当然,很多雇佣犯罪涉及的犯罪人是两个以上的,比如海口市发生的蒙文滕买凶谋杀检察官一案,涉案人数为9人;太原市发生的安景怡故意杀人一案,被告人也达到8人等。这些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从刑法角度来看,“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为共同犯罪。那么,雇佣犯罪是否也属于共同犯罪呢?
现在有两种观点:之一认为雇佣犯罪既不完全相同于一般的共同犯罪,又与教唆犯罪有较大的差异。 之二认为应该运用共同犯罪理论来研究和解决雇佣犯罪中雇主的刑事责任问题,否则,不但不能正确解决这一问题,还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笔者认为雇佣犯罪的本质是共同犯罪,应该用共同犯罪理论来解释雇佣犯罪问题。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因此是以参与共同犯罪的行为人以共同故意实施同一的特定犯罪为必要,如果行为人实施的是不同的犯罪行为,则当然行为人之间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而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犯罪是否同一,是根据犯罪在构成要件上是否同一而确定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同犯罪构成之间不会成立共同犯罪。而雇佣犯罪,从共同犯罪的主体分析,因为必须存在雇主与受雇人,犯罪行为人必然在二人以上,符合共同犯罪对犯罪主体的要求;从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分析,雇主将其犯罪意图交待给受雇人,由受雇人按其要求去实施犯罪,二人在追求犯罪结果的主观故意上也是一致的;从共同犯罪的客观方面分析,雇佣犯罪中雇主与受雇人虽然分工不同,可能仅由受雇人实施犯罪行为,则属于复杂共同犯罪的范围;也可能二人同时实施犯罪行为,则属于简单共同犯罪。因此,雇佣犯罪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的法律特征。
(三)雇佣犯罪的特征
1、雇佣犯罪的主体特征
从犯罪主体分析,雇佣犯罪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成为此类犯罪的主体。自然人构成某种具体的雇佣犯罪须符合该犯罪的主体条件,如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等八种重罪,就必须年满14周岁等。
在单位是否可能构成雇佣犯罪问题上,有人认为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构成雇佣犯罪。笔者认为,单位构成雇佣犯罪是有限制的,即须以可能成立单位犯罪为前提。因为,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而非一切犯罪都可由单位构成。 因此,如果行为人以单位名义实施雇佣他人犯非单位犯罪的,则因不构成单位犯罪,而应以相应罪名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从雇主与受雇人的角度讲,自然人可以作为雇主或受雇人,单位则多是以雇主身份出现。
2、雇佣犯罪的主观特征
从犯罪主观方面分析,由于雇佣犯罪是由多人共同实施的,且犯罪具有明确的犯罪目标和目的性,所以过失犯罪不能成立雇佣犯罪,而只能是故意犯罪才能构成。雇佣双方在实施犯罪前就形成共同犯罪故意,即雇佣双方通过意思联络,明知自己和他人共同实施的犯罪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有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这在理论上称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3、雇佣犯罪的客观特性
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雇主提供报酬,受雇人为其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从雇主的行为看,大多数雇主不参与犯罪的实施,只是进行策划犯罪、寻找受雇人、交付佣金等行为,理论上属于复杂的共同犯罪,即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一定分工的共同犯罪。但也有一些雇主与受雇人一起实施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上属于简单的共同犯罪,即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无论哪种情况,雇主和受雇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犯罪事实,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共同犯罪有机体。
三、当前我国雇佣犯罪增长的原因
带有雇佣性质的犯罪现象近几年的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也涉足于此,手段、性质都更为恶劣,成为当前“严打”整治斗争的一个重点。雇佣犯罪不是孤立的犯罪现象,它在近些年骤然增多,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归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道德滑坡。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变,更多地涉及到个人利益,由此导致个人间的纠纷和冲突明显增多,互相关心、彼此尊重的和谐的人际关系遭到破坏,金钱万能的腐朽思想不断侵蚀人们的心灵。而我国目前建设法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死刑的限制

  • 下一篇文章: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雇佣犯罪”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雇佣犯罪”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论雇佣犯罪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