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刑事代理责任理论介评      ★★★ 【字体: 】  
刑事代理责任理论介评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00:0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内容提要」刑事代理责任是英美法中的一种特殊责任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代理责任的内容、理论基础和实践中的三个具体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引进该制度的建议。

  「关 键 词」刑事代理责任/理论基础/问题研究

  「 正  文 」

  在英美法系中,代理责任(Vicarious Liability )与严格责任(Strict Liability)可谓是无罪过责任领域的两姊妹。我国学者虽已注意到这种制度,但是对这种制度的认识尚属肤浅。在英美法系国家,对如何认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一责任制度也存在极大分歧。本文拟从代理责任制度的内容入手,分析其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并结合国情进行初步探讨。

  一

  所谓刑事代理责任,即被告对他人的行为和精神状态,而不是自己的作为或不作为承担有罪的责任。(注:J·   Herring   &   MariseCermona: Criminal Law,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2nd),P185.)

  通常而言,一个人对他人的行为负责,在民法中是很普遍的现状。如雇员在受雇佣期间,实施了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严重伤害,雇员显然难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对其加害行为进行赔偿。为了减少无辜受害者的损失,常常要求雇主能够承担这种赔偿责任。由于雇主处于雇员与受害者之间,故其赔偿被认为是正当的。这即是民法中的代理责任。

  民法领域中代理责任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已渗透到了刑事法律领域,在刑法中,不仅借用了代理责任这一名词术语,而且出现了一个人对他人的行为或精神状态承担刑事责任的例外规定。故而在刑事领域中出现了这么一种状态,即“通常一个人不对他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代理责任却是这一原则的例外,并且由于他人的行为,有时甚至精神状态均可归罪于被告,因而它是一种有建设性的责任。”(注:J· Herring  & Marise Cremona: Criminal Law, Macmillan Press Led, 1998 (2nd),P84-85.)一般而言,代理责任存在如下场合中:一是雇主对其所雇人员在雇佣范围内所做的事负责。如在1898年Coppen Vs Moore 一案中,店主Coppen因为他的一个店员出售附带假冒交易证明书的商品而被判有罪,为此,他提出上诉。他的理由是自己事前曾给他所有的商店发出了一条指令,不允许出售附带假冒交易证明书的商品。然而,主持上诉的法官认为:“毫无疑问,上诉人出售了有问题的汉堡包,尽管交易是他的佣人实施的。易言之,尽管他不是事实的交易者,但他是售卖人。”上诉被驳回。(注:J·Smith & Brian Hogan: Criminal Law Cases & Materials,Butterworths,1993(5nd),P243-4. )二是在涉及证照的案件中,被代理人要对代理者的犯罪行为和罪过承担责任。如在1929年的Allen Vs Whitehead案中,一个咖啡店老板D(持证人), 委托一名经理经营在港口的一个店子,他自己则一两周光顾一次。有一次他接到警察警告不要在其房子(咖啡店)内让妓女逗留,他将此警告转告给经理,并贴出一张公告禁止妓女在午夜后进入该店。但后来经理遇到一大群妓女,并让她们从晚上八时待到次日凌晨四时,并说了许多脏话。治安法庭认为,被告人D没有注意事态的发生不构成犯罪。 但上诉法院在审理中则认为,被告人D有认识,主张其有罪。(注:Supra,P246.)这说明是否“明知”就成为这类案件的一个要件。而且从1903年到1993年以来,涉及“明知”的案件有4起。(注:Supra,P246.)

  传统英美法系中对代理责任缺乏一套内在的连贯的规则。在普通法中,没有要求主人对他的仆人承担责任的前提,也没有要求主人对佣人在代理期间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代理责任只是作为例外存在于制定法中。仅以《布来克斯东刑事》制定法为例,其中涉及代理责任的法令与规范包含:(注:Glazebrook: Blackstone's Statutes on  Criminal Law,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1991(2nd))(1)1839 年《城市警察法令》第4条规定的娱乐房所占有人对酗酒、非行、 赌博等行为的容许;(2)1964年《证照法令》;(3)1968年《盗窃法令》第18条规定的法人责任;(4)1974年《工作场所健康与安全法令》第13 条对雇主责任的总则性规定;(5)1984年《音像制品法令》第16 条有关法人的责任;(6)1985年《计量法令》第82条规定的法人责任;(7)1987年《消费者保护法令》第40条的总则性规定;(8)1988 年《道路交通法令》第177条规定的交通工具公司对其员工的责任;(9)1989年《人体器官移植法令》第4条有关法人的责任;(10)1990 年《食品安全法令》第20条雇主对雇员出售不合安全要求的食品承担的责任。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刑事代理责任,还必须注意如下三点:

  (一)它不可与民事代理责任同日而语。尽管在名称上或在责任分配方式方面两者之间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但是,从设立功能与目的来看,其间旨趣各异。在民法中,雇员的不法侵权行为,如盗窃、诈欺、伤害甚至杀人,对这些行为雇员承担责任自不必说,雇主也对这些行为承担对受害者赔偿的责任。但是,这还不是刑事法中的代理责任。因为民法中的这种责任的功能在于弥补受害者的损失。刑罚的首要功能则可能在于惩罚有罪过的行为人,以为防卫社会的需要。因而刑事代理责任的依据是被告的行为没有尽到某种责任,以至他人犯罪,所以对他有惩诫的必要。刑事代理责任方式一般是监禁和罚金,可能同时附加吊销证照,这意味着被告失去了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这些在民事责任中是不存在的。

  (二)刑事代理责任与严格责任的关系。对此,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很大关系。如我国学者陈兴良博士认为:“代理责任不同于严格责任,它除了像严格责任那种不要求必须具有本人罪过之外,也不要求必须具有本人的行为,而是一种基于一定地位,对他人的行为负责。”(注: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第199页。 )而国外的学者则认为:“制定法或许要求罪过,然后才能施加代理责任……一旦制定法规定,应对某个特定人施加严格责任,则很可能要求那个人对任何人的行为负责,通过这种行为,他履行自己的义务。(注:J·C·Smith & Brian  Hogan: Criminal Law, Butterworths,1988(6nd),P163.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两者有很密切的关联。如有学者认为,严格责任与代理责任均是没有错误的责任。(注:A·H·Loewy: Criminal Law In a Nutshell,  West Publishing Co.,1975,P120.)

  客观地说,代理责任与严格责任的确是两种不同的归罪方式。严格责任出现的场合是:只要能证明被告的行为触犯了制定法的禁令,并且被告难以表明他已在最大限度内履行了注意义务,以防止发生该行为,就可以判定他有罪。换句话说,例如,被告的辨护理由“我没有意识到”不能发生作用,就有严格责任。而代理责任的场合是:被告的刑事责任是基于他人的行为,通常是雇员的。有时,他承担责任的范围扩展到实行犯故意地不遵守雇主的命令这一场合。(注:Supra P120. )如酒吧侍应生不顾酒吧老板的命令,将含酒精的饮料卖给未成年人,老板有时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我们决不可否认严格责任与代理责任之间的联系。首先,就形式而言,两者都是渊源于制订法的规制;其次,两者的立法所依赖的社会背景和规制目的是一致的,即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有效地防止某些严重犯罪的发生。一般来讲,存在代理责任的场合,往往有严格责任的发生。如雇员向未成年人出售含酒精饮料,这时对其适用严格责任,与此同时,雇主也将承受代理责任。

  (三)法人责任与代理责任。对这一问题,重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两者的同一性,或者说,我们可否认为法人责任的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转化犯

  • 下一篇文章:对“刑罚的执行”法律定位的学理思考——兼论我国监狱法典的完善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刑事代理责任理论介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刑事代理责任理论介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刑事代理责任理论介评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