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
   从刑法的宪法制约引发的启示      ★★★ 【字体: 】  
从刑法的宪法制约引发的启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37:1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刑法的宪法制约,正是以司法审查权约束刑事立法权和刑事司法权的实践。美国宪法订立之初,就被确立为“全国之最高法律”。美国宪法的这一地位,对于实行联邦制的美国有着特殊意义。使得美国处理联邦和州以及州和州之间的权力关系这样的重大问题,有了不可动摇的权威依据。在美国刑法的宪法制约中,也直接包含着这种权力布局关系,体现为联邦和各州的刑法在制定和实施时,都不能超越自己的“管辖范围”。更重要的是,按照美国刑法学者的话来说,美国宪法的制定者懂得,不对制定和执行刑事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权力加以限制,会对自由权利形成严重威胁。所以,由他们建构的宪法对国会和州制定刑事法律的权力划定了界限。虽然联邦和州的立法机构都对定义犯罪和设置刑罚享有立法权,但美国宪法和各州宪法的许多条款都对这种立法权作了限制。就是说,美国宪法不仅在一般意义上作为最高法律具有限制刑法的作用,而且这种限制被直接具体地规定在宪法及修正案的条款中。颇有意思的是,美国宪法这类条款的表述均为“不得”,即完全以禁止性规范去限制刑法的禁止性规范。这种否定之否定,鲜明地体现了以自由权利保障为出发点,对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协调。

  美国刑法的宪法制约,作为其建国时就开始实践的违宪审查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相关部分,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据统计,从1790年到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过102个联邦法律和几百个州法律违宪,尽管这些被宣布违宪的法律并不都是刑事法律,但也足以表明其实践的长期性。

  法律规定

  美国刑法的宪法制约,是指美国联邦和各州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时,不得违反或超越美国联邦宪法的有关规定。对刑法起到制约作用的宪法规定,主要涉及美国宪法正文和修正案中保障人权方面的条款,具体包括:禁止“剥夺公权法案”和禁止事后法(宪法正文第1条);禁止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集会请愿自由(宪法修正案第1条);禁止剥夺公民备带武器以自卫的权利(宪法修正案第2条);禁止剥夺公民在刑事立法上得到公平告知和在刑事司法上得到公正审理的权利(宪法修正案第4条、第5条);禁止剥夺公民作为刑事被告享有的沉默权(宪法修正案第5条);禁止对公民施以残酷和非常的刑法(宪法修正案第8条);禁止剥夺公民的私权(宪法修正案第9条、第10条);禁止奴役公民或强迫其劳役(宪法修正案第13条);等等。显然,这些受到宪法保护而禁止联邦或州的立法和司法剥夺的公民权利,既有实体性的,也有程序性的。这样一来,美国的整个追究刑事犯罪的活动,都被置于宪法审查的控制之下。

  思想渊源

  正如北京大学储槐植教授在他撰著的《美国刑法》中所言,美国刑法的宪法制约实际上是对国家刑罚权(体现在刑事立法权和刑事司法权)的限制。刑罚权是非战时期国家手中最厉害的权力,它犹如双刃剑,其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于国于民之利弊。以宪法制约刑罚权的积极意义,正在于防止它的滥用,因为不受制约的权利必定走向腐败。保护(社会)权利最得力的工具常常也是侵犯(个人)权利最厉害的手段。给制定和适用刑法设置合理的限制,其目的是要在保护社会利益和保护个人利益之间取得平衡。这的确说出了美国宪法对美国刑法进行限制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美国立国和宪政的基石-自由法学派关于权利与权利、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之间关系的理论,即权利与权利关系的契约理论,权利与权力关系的限权理论,以及权力与权力关系的制衡理论。根据启蒙学者表述的这些理论,人享有天赋的自由和平等之权利,由于自然权利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冲突,人们为了实现其权利就必须出让一部分权利而形成公共权力,从而产生了国家和法律,“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是因为,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暴,而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不能有这种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因此,作为禁止规范的刑法也是为了保障自由而存在的。刑法禁止的是对他人的“束缚和强暴”。然而,刑法毕竟是伴随着刑罚的法律,如果刑法的禁止不恰当、不适度,刑法就比任何其他法律对公民自由的威胁都更大,这样一来,就必须对刑法加以限制,“公民的自由主要依靠良好的刑法。”良好的刑法,绝不是像专制社会曾有过的那种充满随意性的刑法,而必须是受到限制的刑法。但是,制定和实施刑法是国家刑罚权的体现,而契约社会的权力虽然来自于自然权利并且意在实现权利,可超越于社会之上的权力一旦形成,由于权力自身的扩张本性却有可能异化于权利,使得保障自由的刑罚变成妨害自由的刑罚,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显然,就一种权力的界限本身来讲,它只能是被动外设的,而不是主动自觉的。基于此种认识,“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启示

  启示一:

  并不是每个国家的宪法都像美国宪法那样,完全以明确的禁止性规范去限制刑法的禁止性规范,我国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也不都是禁止性规范。但是,在现代民主宪政国家中,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都同美国一样,是无可置疑的。在这个基础上,各国大都建立起违宪审查的宪法监督制度,仅对宪法采取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就达60余个。在宪法至上的前提下和违宪审查体制中,包括刑法在内的各种具体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要通过某种程序受到宪法的制约。在我国,一方面,从宪法序言的表述及其有关宪法地位的定论来看,宪法的至上性应该不成问题。宪法作为国家总章程和母法的最高地位,必然引出它对包括刑法在内的普通法的制约问题。另一方面,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也要求刑法受到宪法的制约。1979年刑法典第一条和1997年刑法典第一条分别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宪法为根据”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无论是从宪法的角度,还是从刑法的角度,都能引申出我国刑法的宪法制约问题。遗憾的是,无论我国宪法学界还是刑法学界,都未能深入研究这一问题。

  在美国的刑法或刑事司法制度教科书中,宪法对刑法的制约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言,美国刑法的宪法制约问题,不仅是美国刑法教科书中占有突出地位和较多篇幅的前提性问题,而且也是“贯穿整个教科书始终”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储槐植教授的《美国刑法》作为至今惟一一本系统介绍美国实体刑法的中文著作,虽然也用一节的篇幅客观地概述了美国刑法的宪法制约问题,但并没有引起我国刑法学界的关注或兴趣。我国的刑法教科书多如牛毛,但没有一本专章讨论刑法与宪法的关系。这些年,我国刑法学界虽然对刑罚权的价值合理性进行了研讨,对刑法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的双重功能给予了关注,却始终没有把这些问题与宪法联系起来。当然,我国缺乏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的法律机制,无疑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然而,这个原因绝不能解脱刑法学界的责任。理论与实践往往是互为因果的。一方面,我国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实践的欠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刑法学界对宪法与刑法关系研究的薄弱;另一方面,我国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实践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国刑法学界对宪法与刑法关系研究之薄弱状况造成的。至少有一点可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外地方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及未来展望

  • 下一篇文章:宪法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问题研究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刑法的宪法制约引发的启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刑法的宪法制约引发的启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
  • ››论发展中国家的司法改革——一种国...
  • ››公民政治权利的要素与结构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探...
  • ››财产权与宪法之关系的比较研究
  • ››制定我国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
  • ››保障人权与维护国家安全并行不悖
  • ››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从刑法的宪法制约引发的启示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