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则可以多选择不脱产的培训形式。这种形式花费不大,易于组织,可以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来实施。 (4)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企业培训是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种有效形式,所以要服从、服务于它的整体需要,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培训对象的物色,到培训内容的筛选,再到培训方向的确定,都必须放到人才培养工作这项系统工程中去考虑、筹划、实施,这样才有可能发挥企业培训的最佳效能,实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目标。 (5)与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潜力、接受能力、发展计划相结合。企业培训一方面要因人而异,坚持员工缺什么就补什么;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在怎么补、补的程度上下功夫,切忌一锅煮、齐步走。因为每个员工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个人素质、潜力、接受能力、发展计划等,不可能整齐化一。因此在培训内容的把握上必须区别对待。不这样,就会导致拔苗助长和喝凉白开、没有起色的现象。 (6)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效使用、人才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相结合。只有结合企业本身的人才资源、人才结构开展培训工作,才能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而且通过培训的调节功能,使企业的人才资源得到最佳使用和优化人才结构。 3·培训工作要做到几个优选 (1)优选培训人员。对全体员工培训是企业的责任,接受培训是每位员工的权力和义务。但不能搞平均主义、“一刀切”。要严格挑选那些既有一定理论根底、又有较为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既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有培养价值和发展前途的人员,按照本人的缺项尤其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优先给他们“充电”,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培训的价值,提高投入产出比。 (2)优选培训内容。目前国内很多培训课程一般都是一些基础性、通用性的学科,缺乏针对性,培训的内容理论化得多,可操作性差,没有系统性和前瞻性。而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在发展战略、资本运营、市场网络、人力资源、贸易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不同企业、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知识需求侧重面都不同。因此,对培训的知识、技能都应有轻重缓急之分,选择企业目前、近期或中期急需的知识技能进行培训。 (3)优选培训方式类型。现在一些培训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我讲你听。培训不同于学历教育,它是在成人间实施,成人的理性思考及自身的专业度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培训方式类型应该多种多样,除授课外,还应有网络远程式、讨论式、实习式、讲演式、个案分析式等。要根据企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量,缓急程度及培训内容、人员、时间、地点、培训单位等选择不同的方式类型。 (4)优选培训单位、师资。目前社会上培训机构很多,但良莠不齐。有些培训机构做培训工作通常是请老师、去书店买教材、再在教室讲课就算完成了培训。至于有多少内容对受训人员有用很少去关心,这种机构往往是一锤子买卖。而专业的培训机构提供客户的一般是培训柜架,配备有经验的讲师,内容是根据具体需求和现实制定出来的。培训后还要进行后期跟踪服务,不断修改他们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他们提供的是一整套服务。如中地集团公司请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协办的五期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经理培训班,讲课的老师有很深的理论造诣和出色的授课技巧,同时又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熟悉海外工程的管理人员授课。培训得很好,受训人员很快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受益匪浅。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