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谚: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如果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对女性进行性别歧视,将来受到影响的绝对不仅是妇女本身,更是一个社会的整体性的进步。
四、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
根据前文的分析,根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主要着眼点应在政府、社会领域,以及性别歧视的另一方当事人——女大学生,而非一味苛责企业。
1、着力解决政府与企业在女性就业问题上的矛盾点,建立就业歧视预警机制。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能否化解其与企业在女性就业问题上的矛盾点,是根除性别歧视的关键所在。第一,由政府承担妇女生育的成本。政府可以建立社会生育、哺乳基金,或者直接补助给符合条件的女性,或者间接补贴给企业,将企业从这一成本束缚中解放出来,如此一来,企业雇佣女性员工的成本将等同于男性,这就为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因成本意识而拒绝聘用女生的问题创造了前提。
第二,政府应将有可能遭遇性别歧视的女性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建立就业歧视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存在就业歧视,政府可以一方面通过社保体系及时救助被歧视妇女,另一方面可以依据相关法规,对违规企业予以处罚。
2、强化男女平等意识,尤其注重女大学生自身认知的提高。
在全社会加强男女平等意识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女性自己首先不要轻视自己。女大学生重视自身素质,提高自我修养,树立自信、自立、自强和自尊的信念,这是消除性别歧视的重要推动力。其次,女性应该正确处理婚姻与事业、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女性在个人的思维中,应能够自觉认识到自己不只是家庭的一部分,还是社会的一分子;女性还应意识到家庭只是自己的一部分,社会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一旦从思想上解放了自己,女性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被企业所难以忍受的三大特征(一是事业心不如男生,只求平稳不求突破;二是工作能力一般,交给什么干什么,主动性创造性差;三是不能吃苦、动手能力差)便会自然消失。简而言之,不是家庭牵绊了女性,是女性自己将自己禁锢在家庭之中。
思维的固化,只能依靠女性自己打破,一旦走出固化的模式,职业女性便会有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郑琼梅,刘时新:性别歧视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4]谭花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4)。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