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人力资源
   “90后”大学生就业压力测试与分析      ★★★ 【字体: 】  
“90后”大学生就业压力测试与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6 19:40:4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大学生就业既是其自身问题,也是高校面对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对此,本文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测试,分析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广泛重视,就业压力问题已成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1年3-4月,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

  从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所本科院校分层整群随机抽取2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70份,有效回收率85.05%。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90后”大学生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就业压力情况综合采用张进辅教授的青年职业心理发展与测评问卷表和一般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基础上略作改编,使其符合“90后”在校大学生的问题选项。该量表分三部分,由60个条目组成,其中,压力来源20个条目,压力反应20个条目,压力的应对方式20个条目。问卷各项目采用5点计分法,压力程度最轻、压力反应的描述完全不符合或方法不采用的记1分,压力程度最大、压力反应描述非常符合的和最频繁采用记5分,中间的过渡状态2-4分。被测学生在问卷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越大、压力反应越明显或采用应对压力的方法越频繁。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51,稳定性较好。

  就业压力源分类与分析

  压力源是指导致压力的刺激、事件或环境。可以是外界的物质环境,也可以是内在的环境或心理社会因素。可见就业压力不仅是来自与工作相关的刺激,而且包括个体本身特征。外在与工作相关的特征和个体内在的特征相互作用形成就业压力。就业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3个方面:组织和工作方面的因素、个体方面的因素和社会家庭方面的因素。

  1.组织和工作方面的因素。组织环境和工作本身的特征是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针对在校学生,可以考查所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外出实习和兼职中对所在组织工作的感知情况。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中的相互作用原则,组织对员工所付出的物质报酬和心理或情绪上的支持(如尊重、赞美、关心和鼓励)将换来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以及努力学习和工作;但当组织不能满足员工的物质和心理方面的需要,甚至给员工造成压力时,将导致员工工作满意度下降,出现低效率、旷工/旷课和离职/退学等现象。工作环境和组织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工作任务和特征、角色压力、学习/工作中的人际压力、地位和职业生涯发展、寻职与就业的感知。
(转载自 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2.个体方面的因素。外部的压力因素并不普遍作用于所有的工作者,某个压力源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有压力,而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不构成压力,甚至是动力或优势。就业压力的产生显然受到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这些个体方面的因素解释了为什么就业压力的产生会因人、因事而异。个体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过高的自我期望、缺乏控制感和影响力。

  3.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因素。除了组织和个体方面的因素外,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因素也影响个体就业压力的产生。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的市场分割、家庭的支持状况等也给个体就业带来比较高的压力感。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因素包括:专业技术特征、竞争的加剧、家庭的情况。调查问卷的测试,压力来源条目中压力感受最大的5项分别是: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将来自己从事工作所需要的人脉关系,感受到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自身缺乏工作经验,感觉自己的专业偏离自己的期望。而压力感受最小的5项的分别是:政治面貌、自己的性格、学校所在地区、自己的相貌、自己的工作能力。压力发生的频率最高的5项分别是:感受到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家人对自己的期望,所在学校的知名度和文凭的影响,自身缺乏工作经验,感觉自己的专业偏离自己的期望。压力发生的频率最低的5项则是:政治面貌、自己的相貌、学校所在地区、社会上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自己家庭经济环境

  总体看,“90后”在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存在。根据压力来源的实测发现,组织环境和工作方面、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因素是在校“90”后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个体方面的因素感知的压力比较轻微。

  就业压力反应情况分析

  研究发现,就业压力与学习/工作效率的关系一般呈现一个倒u形的关系。没有就业压力或过高的就业压力都会导致比较低的工作效率。长期的就业压力会导致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症状。

  1.生理症状。个体在压力状态下的生理反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个体体验到压力感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根据在校学生的情况,主要有:失眠、身体不舒服、冒虚汗、头痛、头晕、容易生病、浑身虚弱无力等。

  2.心理症状。主要的心理症状包括:心情压抑和郁闷、紧张和焦虑、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和做事、情绪沮丧和低落、容易发脾气、烦躁、对学习专业知识感到力不从心等。当这些心理症状和负性情绪体验长期作用于个体而得不到消除缓解时,就可能导致不良的心理,如消极心理、敌视心理、悲观心理。

  3.行为表现。就业压力对个体造成的结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压力对个体日常行为的影响,如饮食过度、吸烟酗酒、沉迷网络和游戏、对同学或家人的态度变得恶劣。二是就业压力对个体工作行为的影响。包括:盲目考证、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对就业信息十分敏感、参加各种兼职以增加自己的经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放任自由、对就业问题置之不理、四处托关系找工作。压力反应最明显的5项分别是: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和做事,对学习专业知识感到力不从心,参加各种兼职增加自己的经历,时常感到心情很压抑、很郁闷。这其中包括2项正向行为表现和3项心理症状,而生理症状没有明显表现。研究表明:大学生总的就业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就业压力反应中,生理反应水平偏低,而心理反应水平比较高,行为表现居中,显示就业压力更容易导致心理上的消极反应,进而影响了行为表现,但是还没有严重到生理上较大的体现。

  就业压力的应对分析

  当个体面对就业压力时,会调动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来应对压力,试图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应对方式是指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为了缓解压力所带来的紧张而采取的压力调节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认知上的调节和行为上的努力。

  在压力应对方式的有效性调查中,获得肯定最多的是: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鼓励自己,积极地自我暗示,并且努力寻找实习、兼职等社会活动,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认真分析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努力通过实际行动改变现状;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就业与择业。

  就业压力的应对方式选择上,男生、女生,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比较一致,没有明显差异,尤其是认为最有效的应对方式上,排名最靠前的5项条目是相同的。在年级差异上,大一、大二在有效性选项选择上比较聚集,而大三学生选项则显得比较分散,尤其在应对方式上相对更多地选择社会性方法,如利用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获取就业信息和机会。

  从压力应对方法的使用频率来看,最经常采用的方法与有效性调查结果基本吻合,也即认为有效的应对选项也是在校学生经常采用的压力应对方法。性别、生源地、年级上也基本没有明显差异。

  相比认知调节和行为上的努力两方面,“90后”大学生更多采用认知调节,而非行为上的努力。认知调节选项排名靠前的几个选项分别是:“进行自我分析,调节自我,通过认真思考问题,理智地应对问题”,使用频率值为3.12;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产业结构调整下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刘小兵

  • 下一篇文章: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90后”大学生就业压力测试与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90后”大学生就业压力测试与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问题分析及...
  •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 ››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 ››试论转型时期企业对“人财”的需求...
  • ››探讨民营企业摆脱困境的对策
  • ››职务分析—过程与方法初探
  • ››人力资源利用初探
  • ››有关人才退出机制的研究
  • ››探讨如何促进人才租赁业良性发展
  • ››分析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 ››90后城市青少年生活方式细分研究
  • ››90后课堂实拍 女生上课时上网语音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