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英语教学
   教学研究谈谈英语教学的技巧与艺术      ★★★ 【字体: 】  
教学研究谈谈英语教学的技巧与艺术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2:51:01   点击数:[]    

力。在初一下学期的一次单词比赛中,全班能在一课时内人均默 写出400个左右英语单词,最多的写出43 9个(其中教材以外的70个)。 初二下学期,全班举行一次作文比赛,大多数学生能写出200词以上的短 文。 我有时也把这种竞赛形式引进课堂,凡学生回答问题都要给予口头评价。答得对 的,我常说:"Good."" Quite right.""Excellent.""Welldone."等赞 扬的话;答得不对的,我常说:"Try again.""Dot't w orry.""Take it easy."等勉励的话。遇到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就叫学生上黑板作书面演练,获 最佳答案者 ,当堂发给奖品。在随堂小考中,我在交头卷的十名学生中选出三 份优秀答卷,当场颁奖。以鼓励学生做题既 有速度,又有质量。我在实验班设 立的奖品很简朴,就是印有"英语小竞赛奖品"字样的信封,花钱不多,却 牵 动每个学生的心。他们常用这种信封写信给家长和师友,汇报在校学习英语的情 况,从而使实验班的教改工 作获得社会的支持。由于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 来了,他们把学习英语当作"欲罢不能"的乐趣,全班出现 了"春色满园关不 住”的学习气氛,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我班志愿报考外语专业的十来个学生, 每周三天晚 餐后到我房间来收看FOLLOW ME(跟我学)节目,两年如一日,从 未间断过。1984年高考大纲虽规定只考到 高中第二册第七课为止,但我班 教完了第三册,学生并不感到是一种额外负担。 二、创造情景 加强直观用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以第 一信号系统为基础,并得到第 一信号系统的支持和校正。如果语言离开了当时 的情景和实践,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聋哑人的手势 就是靠情景来表 达思想的“无词语言”。任何一个小孩学会喊“叔叔”、“阿姨”、“奶奶”、“爷爷”, 都 是在大人的指点下,看着不同年龄的男女对象,经过多次试验而成功的。作 为一个英语教师,倘若仅满足于对 课文和语法作概念化的解释与程序化的分析, 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表 情呆板,学生 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传统翻译教学法的弊病就在于此。因此,我吸收现代 直接教学法的长 处,重视情景教学。为了上好一堂课,总是不厌其烦地准备各 种必需的实物教具,编写情景对话材料。在初中 教词语和课文时,尽量用实物 教具。不能用实物的,就用图片,不能用图片的就用手势助说话,或用直观的语 言来强化识记。到了高中就坚持用英语解释英语,通过上下文领会词义,促成学 生的"灵感思维"和"情感记 忆",让进入学生意识之中的词汇具有鲜明的感 情色彩。例如高一讲"All aboard for Beijing."一句时,我 向学生描绘:The train hasn't come.The passengers are sitting in the waiting-room.Suddenly the ti cket-collector shouts:"All aboard for Beijing."The passengers stand up and fall in.They are an xious to take the train.我问All aboard for Beijing是什么意思,大多数学生能说出:"Get on the tra in for Beijing."每逢周末公共汽车来校接送学生进城时,有的学生在车门口喊着:All aboard for Hengsh an.又如学生学了danger这个词后,对in danger(在危急 中)和dangerous(有危险的)的意义不甚理解。我同 样提供下列情景,进行 启发:The little dog has fallen into the water.Its life is in danger.Let's go and help it out.The dog is trying to bite us.It is dangerous.Let's get away. 同时配合姿势助说话,使学生理解in danger是某人(物)本身处于危急之 中。而dangerous是某人(物) 对他人(物)有危险性。有时大风把电线刮到 地上,学生会立即作出反应,It's dangerous.Let's get away. 这就是第一信 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英语的动词时态是学生难以驾驭的复杂概念。我初教时,采用图表和简笔画 等直观教具,讲得很费力,效 果不佳。后来我采用"关门"这个动作作为直观 手段,边做边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一边去关门,一边说 :When class begins,we usually shut the door. I'm going to shut the door.I'm shutting the door.I have shut the door.Just now I shut the door.I told you that I had shut the door.I said I would go to shut the door.When I was shutting the door,you watched me carefully.教师表演以后,再叫学生反复操练,融行为和语言于一体。学生对中学教材 中出现的八种主要时态,不再 感到别扭了。通过情景、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 直觉思维能力,使他们能触景生情,整体跳跃,脱口而出。把 课堂上学到的语 法与句型变成自己的语言,逐渐达到"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的境界。三、主攻句型 培养能力句子是一个语言单位。它是由单词按语法规则构成的,表示一个独立完整的 思想。我在句型教学中注意从 下列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1.结构模式。由于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有些英语句型与汉语的表达 方式截然相反,这是中国人学 习英语的难点。如否定句型,比较句型,疑问句 型,强调句型,倒装句型等。汉语说:"玛丽昨天看见他。" 英语不能说:Mary yesterday saw him.而应该说:Mary saw him yesterday.即使强调"昨天"这 个时间状语 ,也必须说:It was yesterday that Mary saw him.教反意疑问句 时,我编写下列对话材料:You aren'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You speak Japanese,dot't you?No,I don't.You haven't a dictionary,have you?Yes,I have.You will go home this afternoon,won't you?No,I won't.You listened to the radio last night,didn't you?Yes,I did.然后我还用一个简易的格式,形象地表示这种句型的结构模式:+,-? +,+.Q A-,+? -,-.2.词不离句。词汇教学必须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我常用疑问分析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常用词的用法 ,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例如引导学生理解下列句 子来辨别man和that的词义和功能:We are sure that man will conqure nature. (man是"人类",that是连词)We are sure that man is dead. (man是指"具体一个人",that是指示代词)We are sure(that)her man isn't that foolish. (man是"丈夫",第二个that是副词)又如学生对动词have的词义和功能难于理解,我提供下列句型让大家讨论:Has she looked after her mother? 她照料了她的母亲吗?(have是助动词)She has no one look after her. 她不让任何人去照料她。(have是使役动词)She has no one to look after her. 没有人去照料她。(have是实义动词"有")通过句型去学习词汇,能够有 效地帮助学生攻克一词多义的 难点。3.句型转换。句型转换有助于用各种不同的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形容 词时,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 型表达一个意思:"他是班上最年轻的。"这样 使形容词的三个级都在下列句子中派上了用场。He is the youngest student in the class. He is young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the class.No one in the class is younger than he.In the class no one is so young as he. 随着教材的加深,句型转换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大,当学生开始尝到提高表达 能力的甜头时,他们对这种练 习会感到饶有兴趣。4.指导提问。教师在采用直接教学法的尝试中,总是埋怨学生参与意识不 强,表达欲望不高,学生习惯 于回答问题,而不敢用英语提问,使课堂活动停 留在单向交流的水平。譬如对这样的简单句He is tall,不少 学生竟用Howis he? 提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英语教学中的学习风格和教学策略

  • 下一篇文章:培养学生积极大胆的外语学习倾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教学研究谈谈英语教学的技巧与艺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教学研究谈谈英语教学的技巧与艺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英语学习方法总论
  • ››谈谈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中语域知识的习得...
  • ››高中英语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
  • ››英语教学用交际教学思想指导词汇教...
  • ››浅析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
  • ››浅论英语课堂上的肢体教学法
  •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政策研究...
  • ››我这样讲授名词性从句
  • ››浅谈中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 ››教学研究中的研究及对策
  • ››教学研究谈谈英语教学的技巧与艺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