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发挥信息筛选、加工、积累的作用。因此,卡片学习法曾经得到过许多学者的青睐。
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就曾说过,“只要能积累两万张卡片,我们就会成为某个学科的专家。”今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处理信息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承担贮存、检索任务的卡片已经让位于计算机,正逐步淡出我们的视野。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使用起来灵活方便的卡片,仍可以在信息加工方面大显身手,助学生一臂之力。
语文的学习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具有内容多而杂、缺乏系统性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积累,而现代认知心理研究表明:凡能同时运用语义和形象进行编码的陈述性知识,都比较能够牢固地保持。
教学实践表明,理解有助于记忆,理解的过程也就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用卡片来摘记知识精华、提要读书内容,在卡片的制做过程中实现筛选笔录、理解消化、分门别类等一系列感知、思维活动,将可以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
三、撰写阅读日记,增加阅读积淀,以阅读促写作阅读日记,是学生记录自己日常阅读过程及思维活动情况的一种写作形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笔者认为,通过写阅读日记这种学习形式,学生不但能积累语文知识,而且能将所阅读的内容通过感悟、运用很好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阅读日记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阅读日记可以长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兴趣容易转移,要长期做好一件事,他们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写日记就是一场道德长跑。”通过写阅读日记,学生不断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反思,给在积极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励自己将课外阅读活动保持下去。第二,写阅读日记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加深理解的层次,帮助学生将阅读内容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了读书日记本,引导他们在日常阅读中既欣赏故事情节,又“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的阅读日记基本都包括浓缩、精选、阐发三个方面的内容。
1、在阅读日记的开头,学生首先要摘录自己阅读的内容,用一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阅读内容的大意和蕴含的哲理、精神。如果摘录的原文篇幅过长,教师会要求学生作适当的压缩。
这样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提纲挈领的能力,也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对文本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可以在摘录的基础上精选出几句自己认为比较有意思的精华话语,然后给出简单的评论。番禺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人的词汇都比较贫乏,作文语言苍白枯燥。针对这一点,笔者强调学生要对精选的话语写评论,从而让学生不得不仔细考虑、精心选择精华语句,避免了学生为应付教师而随意抄几句话。
3、学生要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要从某开一个角度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并且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人云亦云,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最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可以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还可以分析事情发展的原因。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要用大部分篇幅围绕阅读内容来写,小部分篇幅写自己的经历,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多对文本进行思考,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四、成效与展望
通过实施一系列教学策略,笔者欣喜地看到,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通过调查问卷与座谈交流的形式,笔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明显提升,每天平均阅读时间在1-2小时的占72.7﹪,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对语文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有所增强。在与同层次的兄弟学校共同举行的期末联考中,笔者所在学校高中部学生的语文科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也印证了上述调查结果。
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仍是每一位语文人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芸.对吕叔湘语言教育思想的再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案[A].顾黄初,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C].南京出版社,1991.
[5]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漓江出版社,1995.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