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培养大学生与人相处、共事、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四是做好社会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成为有良好竞争心理准备的人,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有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还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伴随着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开展,其教育模式的建立也必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应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各种教育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校毕业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行为,积极把握择业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www.qiqi8.com 778论文在线 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1. 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翟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林崇德.择业的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黄秀玉.大学生就业导航[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