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理论
   基于学分制管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 【字体: 】  
基于学分制管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35:05   点击数:[]    

不冲突。由于目前高职学院专业种类繁多,经济紧张,师资短缺,教师很难抽出时间参加校外培训,因此校本培训不失为高职在职教师培训的一种好的方式。但校本培训的缺点是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培训的面较窄,对师资条件不太理想的学校来说,培训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再有就是这种培训往往与学历联系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校外培训。目前全国现有44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高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覆盖了大部分应用型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师范学院建立起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来解决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是一个既能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又能够适应高职教师特点和需要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形式。三是加强同企业的广泛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培训基地。我们知道,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素质的突破口。通过合作办学,能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必然要了解和掌握技术生产过程,掌握企业劳动组织过程。这样将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逐步成为双师素质教师,教学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四是自主培训。自主培训没有特定的形式,主要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材料,请教他人,记下学习所获。自主培训的优点是不拘形式,教师自己可以灵活掌握,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最了解;缺点是教师要有较高的自觉性和悟性,否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学分制的改革,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多个方面。但是作为职业院校,要有效地推行学分制和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唐贵伍.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3,(6).
  [2]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3]冯向东.推行学分制与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4]杨德广,王锡林.中国学分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5]马宝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5,(9).
  [6]宋小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杨敏恒(1962-),女,湖南永州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探究

  • 下一篇文章:浅谈大学生公德失范现象及教育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基于学分制管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基于学分制管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谈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现状及改革
  • ››研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
  • ››浅议电影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 ››谈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
  • ››谈以学生为本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改...
  • ››论韩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 ››浅谈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
  • ››浅谈荷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 ››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 ››论探究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 ››基于学分制管理的“双师型”教师培...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