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三:遵循教师人才成长的规律。 衡量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标准,不仅是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数量而且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力、分析力和理解力的综合水平。教师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是教师人力资源成长的指导思想。个人或单位应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和培训,从资金上保证学习和培训,从制度上促进学习和培训的实施,要切实树立起育人是用人的基础。 人才的本质是创造,创造不是凭空出现的,创造动机是打开创造能源的闸门,需要细心的培养。在学校人类资源开发中,要鼓励人才的创造性,要改造不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土壤”。创造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进入这种状态后,创造性就会持续高涨。人的才能的 发展度与其付出有效劳动以及未成年时期所打下的基础的要求,即必须勤奋。在依据自己最佳才能、选准成材目标前提下,需要过滤信息,集中精力,目标始终如一。只有专注某一专业,才能作出成绩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为我们设立了与世界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操作平台”。如何操作这个“平台”,对学校教师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增强和转变。对学校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美)曼昆著、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上册),1999.9, p10. [2]:汪熙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适时管理与人,P50. [3]: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2000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 p46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