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理论
   信息技术课抛锚式教学法实践      ★★★ 【字体: 】  
信息技术课抛锚式教学法实践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31:47   点击数:[]    

军事技术等(确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网站的中心内容)。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作工具: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Javascript。

·将30个学生分为6组,教师罗列出有关站点,包括与网站主题相关的科技站点、著名图书馆站点或涉及创作工具、创作技巧、媒体素材等的站点地址。
·学生通过网络从世界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有关主题的最新信息和资料或得到创作灵感、技术咨询。
·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共同就相关站点主题的媒体素材的选择,创作工具的运用技巧、站点风格等展开讨论,摆出各自的观点,并对他人的站点分析、评论提出意见。
·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网站制作技术、Internet操作普遍得到很大的提高,许多学生可以灵活且熟练地运用各种多媒体创作工具。学生们收集到了许多切合主题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最后每个小组都交出了一个主题突出、风格独特的网站,网站中也运用了许多新颖、活泼、生动的网页制作技巧。

在这个课例中,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及Internet的引入,学生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没有畏惧心理的环境下获取信息,学习技能,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既能很好的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又能使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从上述两个课例中可以看出,"抛锚式"教学应用于信息技术课中,课堂整体效益好,学生始终都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认知主体位置,但又离不开教师事前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明显减少,但对学生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出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未定论,以上只是笔者的一次教改尝试,浅谈了实践中的一些心得,诚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何克抗 李克东主编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立足学校实际,建设高效、实用的校园网

  • 下一篇文章:加强资源库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信息技术课抛锚式教学法实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信息技术课抛锚式教学法实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谈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现状及改革
  • ››研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
  • ››浅议电影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 ››谈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
  • ››谈以学生为本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改...
  • ››论韩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 ››浅谈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
  • ››浅谈荷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 ››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 ››论探究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 ››信息技术的导入:欠发达国家民族发...
  •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总结报告
  •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致力...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秋天)说课...
  •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秋天)教学...
  •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航天飞...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之我见
  •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