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和各种教学手段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绍介。资料详尽、内容丰富、理论深刻,涉及到各学科教改的方方面面,如果你看了这?quot;书"后,你一定会在教学改革的路上迈进一大步。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购买整套的校园网络操作系统、校长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该软件有利于整个校园现代化教育的实行。因为该校长办公系统不仅有教师、学生档案管理,自动排课等各种自动化办公;还备有题库及各科备课资源,还可以让教师智能或手动组卷。校园网络操作系统具备了学生发表各种言论的论坛,教师教学交流的空间,教师论文、课件上传功能,还有校内电子邮件以方便教师、学生、家长间的交流,甚至让家长实时查阅学生情况与学校进行网络交流。如果资金不足的学校,其实一条专线接入互联网,加上一台NT服务器,以上的校内电子邮件、备课资源及课件数据库的合理管理也能轻易实现,不过这必须增加一个专职网络建设、管理人员。 三、硬件条件的投资应以优化、高效的利用为原则,充分体现网络的最突出特点:软硬件资源共享。例如,学生机房的高效运作便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学生机房可以全天候开放,不仅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机排课,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课或其它学科获到信息,动手实践的环境。它可以充分弥补电子阅览室供不应求的现实情况。 四、可以增设收费校园网吧,资金也可以社会引进。但网吧的各种管理机制必须符合学校的职责。譬如收费、提供的服务、对学生时间安排等各种制度必须确保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进行运作,学校对其违反学校各种限制规定具有一定的处罚权利。这也是社会资金引进的第一步试验。 当然信息技术课自身的整合及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学改革,也是我前面所讲到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学生参与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知识灌输的过程,我们必须通过改变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艺术,让学生积极参与等措施,促进整个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笔者认为,各专家所谈及?quot;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优为可行,这种任务的布置必须充分考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所以各学科教师必须有一种合作精神;这种任务设计还要顾及学生思维的充分发挥,所以形式不能局限。就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不能以知识灌输为主,必须以学生自已动手解决问题为主。比如,当学生忘了A的ASCII码是多少时,你不能直接回答,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一、当然查书是最直接的方法。但这只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已;二、用BASIC语言编程肪常? PRINT ASC(A) 语句屏幕显示"A"的ASCII吗,既方便又快捷。这就是一种处理问题技巧上的提高了,也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种体现。显而易见,这种应用一旦成为习惯,对一个学生的学习帮助有多大?三、在互联网上也可以查到相关资料,这种方法看似大海捞针,其实也是一种信息素养,一种习惯的驱使,所以也应给以鼓励。另外,当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任务时,我们应注意其创作过程,适当给予指导。指导有二:一、指引其获取信息的途径,录像、VCD或互联网的网址,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好比我们的学生在森林中迷失方向,又找不到树桩辨别方向,我们可以适时地提供指南针,只要他们懂得运用就行啦。二、技术上的解决可以指引他们到互联网上的教学空间或是网上交流等进行解决,这有利于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习惯的养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改革不拘一格,还望同仁们共同去探索。 不管是教师"任务"上的设计或是学生完成"任务",学校都必须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所以,上面所论及的硬件及软件建设要素正是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行动起来的前提,没有这些软、硬件的教学资源、环境及管理机制,任何一种理论上看似有效的教学模式都只能是空谈。 [参考文献] 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