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
|||||
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30:47 点击数:[] ![]() |
|||||
,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 (2)东南部和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据2001年底统计,北京和上海分别为14.87名学生和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云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分别为186、118和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我国东南部经济水平高于中西部,对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远比中西部高,这必将导致东南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要快于中西部。[3] 3、教育资源匮乏。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它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劣、持续积累和深度应用会直接影响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当前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严重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性匮乏。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教学资源无论是从其内容、数量、媒体种类还是从其存储、传递和提取上都教上世纪有了更高的要求,咱们在网上看到的资源是很多,可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其可获得性和交互性不高,很难找到需要的有效资源,没有参考价值的垃圾资源很多。 三、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学思想的转变 知识经济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 2、对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信息化教育实现程度如何,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是看其硬件建设方面如何,很少去关注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很有效的方式去评价。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重硬件建设,同时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 (二)、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1、围绕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而这些新生的事物对很多教师来说以前未接触过,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一些教师由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缺乏,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从而对教育媒体望而止步,从“不会用”到“不想用”,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实现和普及。所以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教师入门和激发教师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2、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 教学本身是一种艺术,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怎么来组织自己的教学组织形式,用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来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可帮教师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育理论、教学内容,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可以回收和利用社会上许多闲置的旧计算机支援贫困地区以加快其实现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四、结束语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我们的现有条件还难于在全国普及信息化教育,要促进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李 龙 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J] 电化教育研究,2004,(5) [2] 南国农 信息化教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至立 21世纪:信息化时代呼唤信息化教育[J] 山东教育,2001,(10) [4] [DB/OL]http://www.chinaet.org [5] 刘雪锋 张虎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质的挑战[J] 教育信息化,2004,(9)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