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理论
   再论教育技术新视点——推动教育技术领域建设      ★★★ 【字体: 】  
再论教育技术新视点——推动教育技术领域建设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30:40   点击数:[]    

定义体系来补充以往教育技术或教育技术学定义的不足,因为教育技术作为领域是较为成熟的,而作为学科则还有待完善。于是本文试图响应李教授这一提法,并进一步强调领域的重要性。正如前文所述,“我们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拿着刀和枪,杀上教育这块阵地,全身都沾满了鲜血,疲惫不堪,却发现胜利遥不可及。” 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形式不容乐观,我们需要教育技术新视点。首先,要明确教育技术是一个领域,而且有这个领域独特的体系;然后,我们这个领域存在学科研究和理论建设任务,但重在总结领域实践的经验,为领域的深化和拓展提供理论支持;最后,要承认学科建设正处于教育技术领域迅速深化和扩展的时期,理论建设存在很大困难,新视点没产生,我们的实践也走进了令人困惑的境地。于是领域定义体系的出现,承认教育技术领域,也应该让建设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急迫心情得到宽慰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深化和拓展我们的领域,重视实践,并从实践中来升华我们的理论。

第二,李教授提出让教育技术学成为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本文的观点在于,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殊途同归,都在于优化教育、优化教学,如果教育技术学被限制于传统教育学领域内,那么它影响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教育技术领域的深化和拓展,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和教育革新的意义就不会得到公正的体现;承认教育技术领域的存在,也就应该承认传统教育学正接受着教育技术带来的改变,因此李教授预言,今后不再称教育技术学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而教育技术学是属于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这符合教育技术领域是教育大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的现实状况。

第三,李教授在专业建设部分提出了“领域树”的概念,也预言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分化。教育技术领域的工作不是某一门学科就能完成的,而需要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走到一起才可能完成教育技术领域的工作。教育技术学成为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之后,必然会适应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分化。改变目前“专业设置大而全”、“知识结构博而不精”的现状,只有通过学科分化。随着学科的分化,专业建设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多个二级学科专业都属于教育技术领域,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也会不断吸纳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更有利于形成产业、教学、研究良好互动的局面。

   当然了,我是用自己的观点来解读李教授的文章。2003年我写过一篇文章《从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育技术学》,主要观点是“目前阶段,教师缺少的不是学科知识或信息技术,而是缺少了心理学及其他领域的某些知识;观念陈旧,始终是我们教育技术普及中最大的障碍,而这得我们改变视角。”。当时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象困难出露端倪,桑新民教授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号召重视和加强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建设,教育技术领域是百家争鸣,文章的初衷是为教育技术领域吹吹新风。时至今日,本文推出教育技术新视点,同样是出于对教育技术领域前途充满信心,但同时对现阶段专业建设充满忧虑。

【参考文献】

[1] 李龙.李龙教授一论教育技术. http://www.chinaet.org/theory/index.asp, 2005-11-8.

[2] 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评论(上).电化教育研究,1998,(2):3-9.

[3] 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电化教育研究,2005,(9):3-8.

[4] 傅钢善.教育技术发展轨迹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05,(9):22-26.

[5] 李康.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四个关系.电化教育研究,2005,(9):18-21.

[6] 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3,(4):30-33.

[7] 郭平.对教育技术发展中观念转变的一些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3,(2):19-22.

[8] 李龙. 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中国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0-41.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让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焕发活力——分组—导生制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 下一篇文章:浅谈教学媒体使用中的“人机匹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再论教育技术新视点——推动教育技术领域建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再论教育技术新视点——推动教育技术领域建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谈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现状及改革
  • ››研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
  • ››浅议电影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 ››谈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
  • ››谈以学生为本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改...
  • ››论韩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 ››浅谈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
  • ››浅谈荷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 ››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 ››论探究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 ››再论教育技术新视点——推动教育技...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