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4’06” 朝阳市二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统计表 高一年级 表(一) 内容 项目 性 别 人 数 统 计 数 值 (N) ( X ) 50米 (秒) 男 464 7”46 女 358 8”73 立定跳远 cm 男 464 213.4 女 358 160.3 1000米 男 464 4’11” 800米 女 358 4’01” 3.3身体形态和机能 朝阳市二高中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统计表
高一年级 表(一) 内容 项目 性别 人数 (N) 统计数值 ( X ) 身 高 cm 男 464 172、34 女 358 159、68 体 重 kg 男 464 61、64 女 358 51、96 肺活量 ml 男 464 3459.21 女 358 2512.35 朝阳市二高中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统计表
高二年级 表(二) 内容 项目 性别 人数 (N) 统计数值 ( X ) 身 高 cm 男 359 171.15 女 330 160.51 体 重 kg 男 359 63.08 女 330 52.14 肺活量 ml 男 359 3850.18 女 330 2954.97 朝阳市二高中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统计表 高三年级 表(三) 内容 项目 性别 人数 (N) 统 计 数 值 ( X ) 身 高 cm 男 399 172.48 女 368 162.09 体 重 kg 男 399 64.89 女 368 53.17 肺活量 ml 男 399 3980.65 女 368 3105.46
4、实验实施阶段
组织措施与方法 4.1高一年级新生刚刚踏入高中学习阶段,初中与高中体育课的要求有所不同,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不同,初中体育课只注重一些肤浅的讲授,而高中注重基础的提高,教授学生自觉锻炼的方法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高一必修课上加大基础知识的提高和没学过技能的培养。 4.2高二年级在高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运动技能的学习,巩固健身方法和手段,逐渐摸索学生的爱好特长。期末时,根据各为教师的反馈信息及学校设备、器材等实际情况,在选修课开设5个内容的课程,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进行高三体育课课程的选修,如若有选择5个内容以外的项目,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以调整,选项多时,看其是否适应体育教学,然后在教师人员上调整,选择少时,我们找其谈话,在课余时间为其讲授爱好项目的知识,使其在另外的爱好运动中寻找快乐。 4.3高三年级根据高二期末的汇总,开学初,我们安排特长小组,公布任课教师,让高三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中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快乐的锻炼身体,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1、 符合学生客观实际,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因为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学校,必然在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必修课上,我们教师根据情况,对学生采取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区别分层次的传授知识技能。 2、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所造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体育任务的多元化,决定了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我校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学生虽然不能完全按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可以满足大部分同学按兴趣和爱好特长来上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发挥学生的个性及特长。 3、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所长,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选项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与自身所长担任教学,有利于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专长,同时随着各个项目技术及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专长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拓深自己的知识面,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实现良性循环。 4、 学校体育活动有良好的改善。 学校体育活动较多,原来是个别学生是全能选手,各项活动只是极个别人参加。通过选修课,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学校体育各项活动中去,带动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5、通过“模式”的教学,学生身体素质均有所提高: 朝阳市二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统计表 高三年级 表(三) 内容 项目 性 别 人 数 (N) 统 计 数 值 ( X ) 50米 (秒) 男 359 7”26 女 330 8”56 立定跳远 cm 男 359 238.09 女 330 169.39 1000米 男 359 3’58” 800米 女 330 4’02” 朝阳市二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统计表 高二年级 表(二) 内容 项目 性 别 人 数 (N) 统 计 数 值 ( X ) 50米 (秒) 男 464 7”23 女 358 8”61 立定跳远 cm 男 464 226.5 女 358 164.14 1000米 男 464 4’06” 800米 女 358 3’58”
6、通过“模式”的教学,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朝阳市二高中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统计表 高二年级 表(二) 内容 项目 性别 人数 (N) 统计数值 ( X ) 身 高 cm 男 464 173.49 女 358 161.06 体 重 kg 男 464 64.35 女 358 52.15 肺活量 ml 男 464 3905.21 女 358 2875.69 朝阳市二高中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统计表
高三年级 表(三) 内容 项目 性别 人数 (N) 统 计 数 值 ( X ) 身 高 cm 男 359 173.18 女 330 162.48 体 重 kg 男 359 65.32 女 330 53.46 肺活量 ml 男 359 3960.29 女 330 3014.47 (二)分析与讨论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正确把握体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有活力的体育课程。 1、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要落实到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去,体育教师要做到几个改变: 1.1转变观念 不再是“学生跟着教师转”,而是“教师跟着学生转”; 1.2转变角色 变大纲教材的执行者、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决策者、引导者; 1.3转变教学方式 变知识、技能的单一传授为师生互动学习,让课堂教学游戏化、趣味化。 2、上课形式 2.1打破年级界限,由两个年级不同班级同时上课; 2.2适当缩小上课班级,选修教师同时上课,学生自主选内容上课。 3、努力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生评价上确立四个原则。 3.1四个原则 3.1.1发展性原则:教师尽量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并给予公平的评价。 3、1、2激励性原则:对于非凡的想象和大胆的尝试探究行为,应给予的鼓励,让标准答案永远低于学生创造性答案。 3、1、3过程性原则:学生同样的学习结果,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同的,应给予公正的评价。 3、1、4平等性原则:教师作为评价者的态度应是朋友式的,建议性的,而不是居高临下。 八、结论 (一) 从宏观方面“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教学模式”的实施符合“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精神,具有时代性,是21世纪全面培养人才的好形式。 (二) “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被动学习边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方法和意识的增长。 (三) 新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爱好、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实践证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教学模式”是较科学的,是合理的、可行的,具有可操做性,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和生理发展的最佳选择。 九、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 2、《体育教学》 3、《素质教育模式丛书》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