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QQ上与他闲聊时同这孩子提起人们对偷窃行为的看法:很多人有“某人一次做贼就一辈子是贼”的想法,一旦班里有人丢东西,即便不是那人做的人们也会这么怀疑,做这种事会使自己的一生背上沉重的包袱。在之后的一个学期,我们班没有学生被窃。我觉得这名学生也许改掉了这个毛病。可一天中午班里有名女生手机丢了。转天这名学生在QQ上留言要和我谈谈,他跟我谈的主要内容是班里同学为什么怀疑他拿了手机,并问我对这事的态度。我告诉他,因为在那段时间只有他去过那女生的座位。在班里发生这种事不管是谁干的,大家心里都不舒服,谁都不希望班里有人是贼,我无法证实他没做这件事,除非还有别人去过这女生的座位。但对于我来说,我更希望这女生没丢东西,而不是抓到一个贼。一周后手机失而复得。这一页就这样翻了过去。记得有一次有名学生和我聊天的时候问我:“林老师,您相信有天谴吗?”我反问他:“你说的天谴是什么意思?”他说是做错事后心神不宁,夜里做噩梦。我告诉他因为还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就会因做了不好的事而心神不宁,一个人只要还有这种感觉,就可以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通过QQ我更多的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我想作为教师我不能也不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按我理想的模式成长,但只要我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启发他们正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他们就可以不断的超越自我。将德育工作引入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其目的还是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人生。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最终是拓展德育的空间,丰富德育手段。 第三步,建设自己的主页,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 利用QQ和E-mail和学生交流针对性虽强,毕竟是一对一,并且是就事论事,效率并不高,而且在同一年龄阶段或同一学段,学生出现的问题用一些是共性的问题,总是一对一的开展工作浪费很多精力,所以一直以来就想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提供给学生解决共性问题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可以利用主页将学生们的看法,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中学生活的“老”生的感受登载出来,他们的现身说法更为贴近学生实际,他们提供的方法也便于在校生学习操作。在建设网站时,我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我网站的点击率,只有学生爱看才可能把我网站所“载的道”传授给学生,所以无论是在页面设计还是栏目名称以及文章选择上我都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平时我也常向班中的“网虫”请教网络知识,了解他们喜欢的网络栏目,学生常常向我推荐各种“趣”站,这为我了解学生好恶建设好自己的主页奠定基础。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