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理论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堂实录      ★★★ 【字体: 】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堂实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23:21   点击数:[]    

的。

生:联系是客观的,是说联系是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人不能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联系。

师:对,联系是客观的,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但在现实生活中,偏有一些人忽略这一点,有意或无意地否认联系的客观性。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呢?

生: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造成了土地沙漠化,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生:还有,由于冰箱的使用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氟里昂等未妥善处理,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在南极已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空洞,这样下去,将会使人类的皮肤癌患者增多。

师: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都是由于人们忽略了客观存在的联系,而遭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除了上述问题外,我想请同学想想,6月5日是个什么日子?

(学生讨论)

生:是世界环保日。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规定6月5日为世界环保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但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师:环境污染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同学们是否知道,我们国家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在哪里?

生:我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在淮河流域。

师:对,我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在淮河流域。同学们可曾知道历史上淮河流域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是说淮河之水的清和美,淮河边的人可爱。然而今年3月,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到淮河边去采访,其中一名记者问一个从小在淮河边长大的孩子:“淮河水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孩子不加思索地说:“黑色的。”黑色的?如果过去的淮河水就是黑色的,哪还会有“美不美家乡水”这赞美之词呢?大家想想,是什么原因使淮河之水由清变黑了呢?

生:是淮河两岸没有排污能力的小型造纸厂造成的。

师:是啊,一些造纸厂,只顾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把根本没有作任何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淮河,给淮河两岸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灾难。在污染最严重的蚌埠市,居民居然只能买矿泉水煮饭了。这样的情形怎能再发展下去!6月30日,国务院下令关闭淮河两岸年产5000吨以下的造纸厂。9月30日,国务院再次下令关闭全国所有的“五小企业”。尽管此举使不少厂家暂时受到了损失,但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只能也必须这样做。

以上例子说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客观存在着的联系,因而受到了惩罚。这表明,联系是不能消灭的。

那么,联系不能消灭,联系能否创造呢?课本上就为我们举了一个哲学史上企图创造联系的例子,请同学们看书第145页的第12自然段。我们现在知道了这是唯心主义者在联系问题上的表现。除此以外,同学们再想一想,还有哪些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联系?

生:西方人很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星期五更是“黑色”的。

师:真是这样吗?13真的不吉利吗?作为教师,我就很喜欢13号,因为每个月的这一天我都可以到银行去领工资。同学们是高中生,一般是放月假,每个月接近月末的那个星期五,上半天课后就要放假,同学们就可以回家去看望父母兄妹,改善一下生活,你们讨厌星期五吗?(学生笑答)

师:这就说明不吉利的13和“黑色”的星期五纯属子虚乌有,是主观臆造出来的。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还有哪些联系是人们臆造出来的?

(学生讨论,视其讨论情况继续讲解)

生: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而最具有普遍性的是将6与“顺”相联系,8与“发”相联系,如电话号码888等。

师:那么8与“发”当真相关吗?请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例子: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一部“918”大案纪实的电视剧,说的是一个盗窃团伙在9月18号这天盗窃开封市博物馆69件国家一、二级文物,后来纷纷落网。又在第二年的9月18号这一天,主要案犯被枪决的事情。案犯被捕后,审讯人员询问他们为什么选在9月18号这天作案?他们说:918的谐音是“就要发”,我们是想借这个吉祥的日子发财。可悲的是他们只知道8与“发”谐音,而忘记了在汉字中读fa音的还有法律的“法”、惩罚的“罚”。在第二年的9月18号枪毙他们就表明我们的人民“就要法”,对那些胆敢违法的犯罪分子“就要罚”。

因此,我们要牢记,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既不能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联系。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什么是联系,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问题,分析了任意创造联系和消灭联系都是要受到惩罚的。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需要开放型的德育环境与机制

  • 下一篇文章: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堂实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堂实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谈中职学校语文学习现状及改革
  • ››研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
  • ››浅议电影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 ››谈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
  • ››谈以学生为本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改...
  • ››论韩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 ››浅谈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
  • ››浅谈荷兰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 ››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
  • ››论探究教学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