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国家级的虚拟大学,使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和效应得到重大提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并在这方面为普通高等教育做出示范。 着力研究远程教育产业性质和市场规律,扶植远程教育产业,探讨中国远程教育产业化的途径。 研究通过远程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持的问题。重点研究中国加入WTO后远程教育的新格局。重视开放中国远程教育市场后的本土化对策研究,研究抓住机遇,通过华文教育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促进中国远程教育走向世界的问题。 我们深信,假以时日,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会巩固其生存和发展“在质量上可比、在效益上有明显的优势”的基础,发挥其在教育观念、教学法、教育技术和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优势,更要将现代远程教育交互性强、资源丰富、时空灵活和理念创新等理论上的特点,转变成教育实践和教育竞争的优势。实现远程教育事业、产业和专业的协调发展,开拓中国远程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国际远程教育的繁荣做出中国远程教育工作者新的贡献。 诚然,远程教育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对这一新生事物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深入探索和持续研究。此外在我们掌握的现象和事实中,难免有一些未必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假象和烟雾,有一些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并无推广意义的突发事件,这些都会干扰我们对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理和大教育的发展变化,都会左右远程教育的发展,都会使远程教育这样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发展产生波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远程教育注定要走一条风雨兼程、曲折多舛的发展道路,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作者并不是预言家,再加上作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对趋势的推断未必句句言中。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旨在阐释作者对远程教育的理解、认识和研究成果,与同行共勉,供读者参考。 感谢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的访问学者、研究生和教师,他们为本文撰写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丁新等译,《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丁新等译,《远距离教育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丁新、孙绿怡,“论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性与教学现代化”,《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4、James R.Lindner,Kim E.Dooley,and Tim H.Murphy,Differences in competencies between Doctoral Students On-campus and at a Distanc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VOLUME 15,NUMBER 2.20 01 5、O.Thirunarayanan and Aixa Perez-Prado ,Comparing Web-Based and Classroom-Based Learning:A Quantitative Study,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Winter2001-2002:VOLUME 34,NUMBER2 6、丁新,“远程教育观念、教学法和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4期 7、丁新、任为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分析与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6期 8、丁新,“远程教育媒体观”,《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11-12期 9、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期 10、丁新,“现代远程教育-从广播电视教育到网络教育”,《信息时代的传播学》,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上一页 [1] [2] [3]
Tags:
|